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為推動職業病防治工作,保障勞工職業健康,善盡市醫推動公共衛生責任,遂於民國93年7月成立職業醫學科,並於同年9月規劃籌設於「職業病防治研發中心」,提供民眾職業傷病診治以及衛教諮詢,協助轄區事業單位推動職場健康促進等服務,並偕同臺北市之衛生及勞工主管機關,針對地方性之職業危害問題,探討相關防治措施。本科現有3位職業醫學專科醫師,除提供民眾優質的職業傷病診療及諮詢等門診醫療服務之外,同時配合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提供臨場健康服務,期能改善工作環境並增進工作者的健康。
職業傷病門診:
●職業傷害或疾病診斷及諮詢
●勞工特殊健檢異常複檢
配工及復工服務:
●配工需求: 職業傷病員工之工作能力損失程度給予工作容調整之建議
●復工評估: 職業傷病後回復原工作崗位工作能力判定醫療移離需求
健康風險評估:
●個人壓力管理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肌肉骨骼問題
臨場健康服務:
●提供「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2條,50人以上企業場所所需之
醫師臨場健康服務
噪音危害預防
王先生職業為車床操作及機具之保養維護,從事此作業約5年,工作環境有一半時間暴露於噪音中(大於85分貝);最近開始出現耳鳴,離開噪音作業場所後仍有嗡嗡聲,常被家人提醒收看電視時音量轉得太大聲,與人談話時,覺得聽不清楚。接受定期噪音作業聽力檢查後,檢查結果為噪音性聽力損失。
噪音引起聽力損失的特徵
噪音引起的聽力損失通常是對稱性的感覺神經性的聽力損失;低音頻 (500-2000 Hz)的聽力損失通常40分貝以下,高音頻 (3000-6000 Hz)的聽力損失通常在70分貝以下。
●噪音暴露對聽力損失造成的影響主要取決於下列三項因素
1.噪音暴露的強度。 2.噪音暴露時間之長短。 3.個人對噪音的感受性。
●預防及改善措施:
噪音性聽力損失是一種漸進性與不可逆的變化,因此預防即是最好的治療。1.工程管制:噪音源處使用隔音罩、加裝簡易式防音檔板、消音、吸音材料等;使用隔振墊改善引擎及馬達震動強度。2.於噪音工作場所顯目處張貼噪音危害標示及公告噪音危害之預防事項。3.加強員工對聽力防護的教育與訓練計畫。4.落實職前的噪音作
業聽力體格檢查及每年定期噪音作業聽力健康檢查。
參考勞工健康保護規則附表十一,考量不適合從事噪音作業之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聽力異常。
若有上述疾病請照會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做適當的選工及配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