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抽血注意事項與流程

1.醫師開立一般生化常規分析檢驗申請單時,應咐囑民眾(病人)須空腹8小時後,才能抽血檢查。若有開立申請脂質的檢驗分析,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脂蛋白電泳等檢驗項目,應空腹12小時後抽血,方可抽血檢驗,以提升檢驗品質。 2.抽血完畢後,民眾(病人)應以手指(大拇指)緊壓抽血針孔位置上之棉球5~10分鐘。千萬不要揉搓它,以避免造成血腫淤血(淤青)的現象。 3.拔針後,直接加壓扎針處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可以避免淤青的產生。 4.當血管受傷,血液流出血管外,聚集在皮下,淤血於是形成。最初 2小時禁量不要提重不出力,最初的48小時絕對禁止揉搓或按摩淤血處。淤血大約二週才會消失,顏色變化由青紫色會漸漸變淡,至淡黃色時就痊癒了。 5.如果抽血部位不慎發生血腫淤血(淤青)現象時,大部份原因是由於壓迫位置不對或壓迫時間不足所致。抽完血後,當天盡量讓手臂休息。最初的24小時要冷(冰)敷,而48小時後才可熱敷。當淤青消失,一切恢復正常,對健康沒影響。 6.民眾(病人)至門診檢驗室欲抽血或須服務時,須先抽取一張等待號碼紙,以便櫃檯醫檢師叫號服務與維持良好的秩序,及優質的服務。 7.抽血人員必須請問民眾(病人)的『尊姓大名』與出示『健保卡或有照片的身分證明文件』,以便核對民眾(病人)之檢驗申請單上的姓名,確認所有資料文件相符合。 8.抽血人員必須自抽血檯電腦先謹慎查核民眾(病人)檢驗單單號後,才做電腦的簽收作業,列印民眾(病人)的姓名標籤。將標籤依序黏貼於檢驗申請單與所需的檢驗容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