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祝妳好孕─談妊娠糖尿病

在少子化的今天,國人的生育率每戶已低於一個人的狀況下,如何使兒女確實成為傳家寶,而不會因為懷孕時的疏忽造成胎兒的異常,乃是當務之急,正所謂預防重於治療,產前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妊娠糖尿病與糖尿病患合併懷孕兩者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點。相同處為兩者皆為高血糖,同時治療方式兩者類似,已知的第一型糖尿病患(需終生使用胰島素)或第二型糖尿病患接受藥物治療後懷孕為糖尿病患合併懷孕並非妊娠糖尿病,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 所謂妊娠糖尿病的定義是,原先並非糖尿病患,於懷孕第24~28週時,空腹8小時後接受75公克葡萄糖試驗,如果符合空腹血糖大於92mg/dl,或1小時血糖值大於180 mg/dl,或2小時血糖值大於153 mg/dl中任一數值,即診斷為妊娠糖尿病。 如果懷孕前正常的血糖於懷孕期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時首先要討論的乃是高血糖將造成母親與胎兒的風險,高血糖將會造成母親多吃多喝多尿、倦怠等症狀,嚴重的高血糖將造成視力、腎臟等不良併發症,不但母親高血糖,胎兒在腹中也會因高血糖而造成巨嬰症(胎兒體重過重),於分娩的時候更會造成難產及肺臟成熟度不足導致胎兒追窘迫等併發症。 如果被確診斷為妊娠糖尿病,不治療處理容易造成上述的併發症,但是早期診斷,再接受專科診療,其治療效果會改善許多。至於如何降低血糖,首先是改變生活型態,利用控制飲食及適當的運動來降低血糖,每天利用血糖機做四次的自我監測,經過1-2週生活型態調整,仍無法達成目標時(空腹血糖105 mg/dl以下,飯後血糖值120 mg/dl以下),則須考慮使用藥物。人類胰島素是最安全的用藥,速效的胰島素類似物不會經過胎盤,也可使用來降血糖,至於口服降血糖藥,一般而言安全性不如胰島素。 至於糖化血色素由於是代表三個月血糖的平均值,於懷孕期間不能成為血糖監測的指標。只有飯前、飯後的血糖值才是良好的指標。總之,妊娠糖尿病會造成母親及胎兒的健康負擔,如果不想要讓你的傳家寶輸在起跑點上,早期診斷才能得到最適切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