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糖尿病病人預防性之足部照顧

足部潰瘍及截肢之危險因子為:糖尿病大於10年、男性、血糖控制不良、心臟血管疾病、腎臟及眼病變,至於足部相關之危險因子為: 1.周邊神經病變導致保護性之感覺功能喪失。 2.生物力學之改變,包括足部受壓增加之證據(皮膚變紅出血)及骨骼變形。 3.周邊血管疾病。 4.曾有足部潰瘍及截肢之病史。 5.嚴重之趾甲病變。 預防方面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發生對稱性之神經病變,必須透過良好之血糖控制;戒菸則可減少周邊血管疾病。 高危險因子之處理原則: 1.若有神經病變及足部變壓增加之情形,可能要換比較合身之一般用鞋及運動鞋。 2.病患應被教育如何以其他之感覺,取代足部感覺喪失之問題(如視覺手的觸覺)以發早期問題。 3.若病人有足部受壓過度之證據,最好穿戴全足鞋墊,以緩衝並重新分佈壓力,collus最好使 用擴創術予以處理,若有骨骼結構異常,可能需要穿戴特別寬或深的鞋子 4.若病人有跛行的症狀,必須接受更進一步的血管評估,運動治療及手術可能必須考慮 5.病人有足部潰瘍之病史,則需評估背後之病理機轉為何,而進一步加以處理 6.輕微之皮膚異常,如皮膚乾燥及香港腳,必須積極處理以避免更嚴重之情況發生 病人若有糖尿病及高危險之足部狀況,必須予以適當之教育,以讓他們了解哪些是高危險之足部狀況,及必須接受哪些處理,病人需要了解如何每天監控足部症狀,如何適當照顧足部,包括趾甲及皮膚之照顧,並選擇適當之鞋墊,若病人已有神經病變最好更換新鞋,以避免水泡及潰瘍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