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疫情下、年節後,家庭關係的經營與修復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 聯絡人:松德院區 社工科 洪榆棋 社工師

發稿日期:111年2月24日

依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統計,2020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被害人達11.4萬人,增加了10.1%。台北市家防中心表示,在老人保護案件及親密暴力案件皆有上升約4.1%。國內外相關報導皆提到疫情期間,在家上班、上課,家人間互動頻繁,更容易發生衝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工科社工師洪榆棋表示,從門診轉介家族治療案量來看,平均每年約有50案以上的轉介量,其中進行家族治療佔44%,婚姻夫妻治療佔32.3%,親子議題佔20.6%。

問題類型大概包含親子管教問題,父母管教不一致、疾病的因應、如何了解孩子的想法、婆媳問題、手足關係衝突、婚姻衝突,尤其近年來親子間針對網路使用問題的來診數量明顯增加。民眾表達治療期待有:希望增進親子溝通、孩子期待父母的了解、父母角色的合作、夫妻衝突減少、信任感與安全感的增加、學習與生病的家人相處,可見家人間期待在了解彼此、如何彼此有較好的溝通方法、達到較少衝突、較和諧的關係上,希望能藉由家族治療有所學習與改善。

過年期間,親友間彼此高密度的往來、相處,發生摩擦的機會也相對增加。洪榆棋說,以往個案會在過年前表達擔心親友過於關心的詢問、親友間的比較、婆媳、妯娌的分工等等,當下多少都會產生壓力。年後雖然各自返回工作崗位,但摩擦與衝突的經驗往往也會影響彼此的關係、或是原本就有衝突在此更多了一道裂痕而影響往後的互動。

面對過年期間或是疫情期間彼此關係上的問題,年後是一個關係修復的好時機。洪榆棋建議年後發現家人間彼此關係有所困難時,可以一同前往門診或相關諮詢單位尋求專業協助,讓彼此關係進行修復、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