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何時應使用膀胱鏡檢查? A:對於膀胱鏡的檢查時機順序等,歷來爭議頗多,但其中有二點較無爭議。 1.成人超過40歲18,不論是肉眼可見或是顯微血尿,不論有無症狀,泌尿道表皮腫瘤的機會大為增加,而且其它泌尿道異常亦大為增加,若找不到其他原因時,膀胱鏡為必需的檢查。 2.孩童呈現肉眼可見血尿,且無適當病因如泌尿道感染等,而腎臟超音波和腹部X光無任何發現,應考慮施行完整泌尿系統檢查 ( 包含膀胱鏡 )。至於小於40歲成人顯微血尿,而病人尿中無異形紅血球,且腎臟超音波和腹部X光正常,有建議膀胱鏡為必須檢查17;也有都不建議的19 ,各文獻報告不一。但是最近的文獻20報告上發現有愈來愈多的病人發生膀胱癌是小於40歲,且甚多是無症狀顯微血尿,所以建議對於血尿病人且無明顯病因,膀胱鏡皆應列入檢查的流程。 Q:何時應使用靜脈泌尿道攝影檢查? A:靜脈泌尿道攝影的檢查時機順序,亦有所爭議,不過如同膀胱鏡檢查一樣,其中有兩點較無爭議的是: 1.成人超過40歲18,不論有無症狀,是肉眼可見或是顯微血尿,泌尿道表皮腫瘤的機會大為增加,且其他泌尿道異常亦大為增加,故靜脈泌尿道攝影為必須之檢查。 2.孩童若呈現肉眼可見血尿,尿液檢查並無泌尿道感染,而且腎臟超音波和腹部X光並無任何發現,應考慮施行完整泌尿系統檢查 ( 含靜脈泌尿道攝影 )。但靜脈泌尿道攝影不同於膀胱鏡的地方,對於小於40歲,無症狀而且為顯微血尿病人,據文獻報告,幾乎無法發現上泌尿道 ( 腎臟、輸尿管 ) 腫瘤,所以靜脈泌尿道攝影不必像膀胱鏡一樣須列入檢查 ( 在40歲以下,無症狀而且為顯微血尿之病人,文獻報告20仍有膀胱癌的機會,所以膀胱鏡須列入檢查 ),但小於40歲病人如果有肉眼可見血尿或有腰痛等症狀,除了基本檢查外,靜脈泌尿道攝影檢查仍須列入,因為這些病人,有時仍可發現一些明顯問題如結石、水腎等,甚至是惡性腫瘤。 Q何時應考慮施行腎臟穿刺? A:腎臟穿刺適用於以下情況 ( 三項中有一項即可 ): 1.血尿伴有異形紅血球或紅血球圓柱。 2.明顯的蛋白尿 ( ex.>=2g/day )。 3.符合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臨床診斷。 但一般血尿病人若下列四項情況同時存在時,則並不一定需要做腎臟穿刺,長期追蹤即可: 1.無症狀。 2.顯微血尿 ( microhematuria )。 3.腎功能正常。 4.無蛋白尿。 Q:大量或肉眼可見血尿本身是否會導致尿蛋白測試呈現陽性反應? A:一般尿液試紙 ( urine dipstick ) 偵測尿蛋白,僅對白蛋白 ( albumin ) 敏感3,對一般輕鏈 ( light chain )、血紅蛋白 ( hemoglobin )、球蛋白( globulin ) 不敏感或較不敏感6。所以大量血尿或肉眼可見血尿,紅血球本身應不致對尿液試紙的蛋白測試呈現陽性,有也是"+/-"到"+"之間。這可由臨床上很多尿液鏡檢紅血球"numerous"的病人,其尿蛋白反應卻為"-"而得到驗證。 Q:血尿病人,檢查結果正常,是否代表沒有問題,須追蹤否? A:血尿病人,在經過完整檢查,結果皆正常,只能說目前無顯著病變,並不代表沒有問題,應考慮半年_一年即依診斷流程 ( 如圖一 ) 追蹤,文獻報告21和臨床經驗發現,有些病人最初檢查結果正常,但是在近一年或一年多後發現有惡性腫瘤,尤其是40歲以上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