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剖區「骨盆區」(Pelvic area) 可經由腹部觸診精準診斷婦女腹部疼痛 醫師不再迷惑了!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 聯絡人:忠孝院區 婦產科 歐名哲 主治醫師
發稿日期:111年8月11日
傳統的腹部觸診使用腹部四分法或九分法對女性腹部急症的診斷因不能確定腹部疼痛器官的位置是否在骨盤腔常造成醫師的迷惑。婦女常有骨盤腔疾病,然而醫師卻無法經由觸診確認疼痛器官位置是當今醫學上一大難題,不只可能拖延婦女疾病,也造成醫師的負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歐名哲等提出新腹部表面解剖區「骨盤區」則可經由觸診分辨骨盤腔疼痛或非骨盤腔疼痛,從而區分骨盤腔疾病和非骨盤腔疾病,可以幫助醫師經由簡單的觸診解決迷惑。世界知名教科書Rosen急診醫學作者Rosen Peter認為是有用的新發現及急診大師Michael Witting也於新出版的SCI文章(作者歐名哲等)中表達。
傳統上因腹部器官彼此相近及內臟神經分散傳達而無法在解剖學設立骨盤腔於腹部表面的專屬區域,歐名哲等使用隔離方法分割骨盤腔於腹部表面位置,使骨盤腔疼痛侷限於新解剖區-骨盤區(pelvic area),非骨盤腔(non-pelvic area)疼痛侷限於非骨盤區,從而明確地分辨骨盤腔疾病和非骨盤腔疾病,因此突破解剖學的限制而成立新解剖區-骨盤區(pelvic area)(Ou MC area,歐名哲區)[請參閱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Ou MC (歐名哲) et al.: The pelvic area(骨盤區) — A central hypogastric area for abdominal palpation for women with abdominal pain: A narrative review.
Annals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Volume 79, July 2022, 104000.(七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