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 尤稚凱醫師
|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及最重要的關節病,又叫做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這是一種因關節內軟骨磨損衰竭後,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加上關節外韌帶長久使用後強度減弱、鬆弛所造成。因此,關節活動時感到疼痛,而且合併有關節不穩定及僵硬的症狀。實際上,它是由許多不同原因及疾患引起的關節功能不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尤稚凱表示,以國人最重視的膝退化性關節炎來講,膝蓋疼痛是主要症狀,嚴重程度不一,通常當關節活動愈久時或近黃昏時,疼痛就加重。當天氣由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生疼痛,事先預知天氣的變化。有時關節亦會伴有輕度僵硬,但通常在關節活動後,不超過半小時。其他症狀,包括關節內側疼痛、關節周圍壓痛以及運動時可能有關節不穩定的感覺。 |
尤稚凱說,一般治療方式包括生活上的改變,如:減輕體重、減少上下坡的活動,以及規律運動來增加關節囊的擠壓,以促進關節液分泌。飲食上建議平時應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有利於關節軟骨修復的食品,如雞爪、蹄筋、貝類、小魚乾、木耳等。生物類黃酮可加強關節內膠質能力,加速關節傷害復原,如柑橘、綠茶及全榖類。 另外,抗氧化劑可以對抗身體中不穩定的自由基侵襲關節組織,常見抗氧化劑包括β-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 E,食物來源如木瓜、蕃茄、胡蘿蔔、柳橙、奇異果、小麥胚芽、葵瓜子、糙米等。藥物上的選擇則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及葡萄糖胺。 在物理治療方面則包括:冷熱療、向量干擾波、經皮神經電刺激、超音波及短波等,可以鬆弛肌肉、增進局部韌帶組織和深部軟骨組織循環、減輕疼痛、減緩關節僵硬。運動訓練則以增加膝關節活動度與股四頭肌肌力訓練等同時進行,輕微膝退化性關節炎者也可施打玻尿酸改善關節內症狀,或者接受增生注射治療。 門診一位姜先生於2010年X光發現有明顯膝退化性關節炎,且平常有關節僵硬疼痛症狀,於2012年開始接受增生注射治療約一年後,2013年X光發現關節腔有明顯增大,且症狀亦跟著改善。 尤稚凱說,目前增生注射治療(prolotherapy)主要以注射PRP或高濃度葡萄糖水為主,除了關節腔內注射以促進軟骨增生外,關節外的所有支持韌帶亦應多點注射以增加韌帶強度,實為手術置換關節前的一大重要治療方式。 他最後強調,退化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年齡的老化及日積月累的磨損,時而發作時而緩解,過度使用或短期間內操勞過多,都會造成症狀的發生或加重症狀。關節炎本身沒有特效藥或快速的治療方式,除了長期接受醫師治療外,病患日常生活也要配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