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憂鬱症治療的曙光—簡介經顱磁刺激治療

憂鬱症治療的曙光—簡介經顱磁刺激治療
文/張祜銘醫師

  • 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負擔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對於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估計,憂鬱症在2020年會成為疾病導致失能的第二位,到2030年會上升至第一位,超過其他慢性疾病,造成龐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國內現況,依據衛服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結果發現15歲以上民眾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在社會環境的變遷下,憂鬱症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心理問題。

  • 憂鬱症的症狀表現

憂鬱是正常的情緒反應,當我們遇到不如意,難免會意志消沉或悶悶不樂,這樣的情緒會隨著時間逐漸調適改善。然而,若是憂鬱的情緒過於嚴重或持續過長的時間,會導致我們的大腦失去對情緒的調節能力,造成………。依照目前診斷憂鬱症的標準(DSM-5)共有九個症狀,至少五個症狀以上,持續超過兩週,大部分的時間皆是如此,就要小心可能是得了憂鬱症。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對於憂鬱症的定義,當下列九項症狀符合五項以上,並且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就需要考慮憂鬱症的診斷。

  • 幾乎整天且每天心情憂鬱。
  • 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
  • 體重或食慾明顯改變。
  • 失眠或嗜睡。
  • 精神動作激動或遲滯。
  • 疲倦或無精打采。
  • 感到無價值感或者有過度的罪惡感。
  • 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
  • 反覆想到死亡。
  • 憂鬱症的成因與治療

憂鬱症不只是暫時的情緒低潮,憂鬱症的症狀背後,有許多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影響,科學上被證實的因素大致有下列幾項:

  • 腦部功能的變化:腦部影像的證據支持,憂鬱症的患者大腦特定功能的迴路功能出現問題,例如情緒記憶的迴路過度活化,或者認知調控的迴路功能不足,導致大腦對於情緒的調節出現障礙,這些影像證據也支持憂鬱症是一個腦部功能出現病變的疾病。
  • 腦部化學物質失衡:大腦神經與神經之間倚靠神經傳導物質做訊息的傳遞,例如血清素、多巴胺、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等,憂鬱症的病患腦中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也是憂鬱症發病的原因。
  • 基因和遺傳因素: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憂鬱症和其他情緒疾患(如躁鬱症、焦慮症)和遺傳有關,這個現象和其他身體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相似,都有在家族中聚集的現象,研究也發現特定基因的表現和憂鬱症有關,這些證據也支持憂鬱症是一個疾病且需要治療。
  • 其他導致憂鬱症的因素:如人格特質(缺乏自信、對自己要求嚴格、悲觀主義)、壓力事件(童年創傷、虐待或性暴力、感情或工作問題)、酒精或其他藥物濫用、慢性疾病(癌症、末期病人)都和憂鬱症有關。

總結來說,憂鬱症是一個慢性疾病,和大腦的功能變化或化學物質失衡有關,因而廣泛地影響一個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表現。憂鬱症病人也不應被視為是杞人憂天或庸人自擾,病人所經歷的負面情緒更需要被同理和支持。抗憂鬱藥物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可以透過增加病患腦中的血清素,改善憂鬱症狀,然而臨床上有約三成至四成的憂鬱症病患對於藥物反應不佳,亟需其他治療憂鬱症的有效方式。

  • 重覆式經顱磁刺激簡介

    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刺激,主要作用於大腦皮質,利用磁場產生的電磁脈衝,在特定區域產生感應電流,以增進或減弱特定區域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腦部影像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前額葉功能相較正常人較為低下,透過經顱磁刺激刺激腦部功能低下的腦區,有望於增強前額葉的活性,並改善憂鬱症症狀。
經顱磁刺激很早就在2008年被美國食藥署認證用於憂鬱症的治療,之後也被用於睡眠障礙、強迫症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療。台灣則在多年的人體研究後,證實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並在2018年由衛生福利部許可用於治療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之重度憂鬱症成人患者,至今已有許多難治型憂鬱症患者受惠,那些在用藥階段都無法獲得改善的成人病患皆有可能經由經顱磁刺激治療得以改善病情。

  • 重覆式經顱磁刺激治療流程

經顱磁刺激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不需麻醉,也不需要打針或其他侵入性的儀器。治療前醫師會評估您的身體情形是否適合治療,經顱磁刺激的禁忌症包含癲癇、腦傷、中風、腦部腫瘤的病史,以及其他可能提升癲癇風險的情境,此外,腦部的金屬植入器如動脈瘤夾,以及身上生理訊號控制的電子裝置如心臟節律器、去顫器、電子耳、迷走神經刺激器等,都可以受磁場影響而產生危險。

經顱磁刺激會舒適地坐在躺椅上進行,依您的需求接受20至40分鐘的治療。磁波刺激的過程中會聽到噠噠聲,和感受到頭上有輕輕敲擊的感覺,不會有特別的不適,治療後即可返家,不影響日常作息。連續二週治療後,約有50%-60%的患者情緒改善一半以上。連續四週治療後,一般而言情緒改善的反應會來得更為理想。絕大多數患者僅會出現輕微之副作用,如短暫輕微的局部疼痛或面部抽動,多數反應非常輕微。治療過程中醫師也會評估情緒及生理變化,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

經顱磁刺激治療目前為自費項目,健保不給付,相關疑問都可於門診向醫師進一步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