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電子菸在青少年族群的濫用

潘俊宏
 
        電子菸是一種新興的菸品使用型式,以電池加熱方式將電子菸液霧化後使用,台灣目前尚未開放電子菸的使用,但是從美國的經驗已經能夠看到這問題的嚴重性。
        電子菸在北美的商業化引進大約是在2006年左右,而引起公共衛生與大眾的關注,主要是在最近四年,尤其是2015年JUUL這家公司的電子菸產品上市後(市占率達75%),因為其方便使用、容易攜帶、多重口味選擇的特性,加上商業行銷的推波助瀾,造成青少年間的流行風潮,讓學界與教育界驚覺問題的嚴重性。使用人數最多的舊金山地區,官方的檢察長與監察委員甚至在今年提案要求店家停止銷售電子菸、並防止網路賣家把電子菸出貨到舊金山,與業者展開了大鬥法。
        電子菸在美國青少年間的使用盛行率,從2011年的1.5%,到去年(2018年)激增到了20.8%,已展現出電子菸驚人的成癮潛力。相關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菸的青少年,對尼古丁的成癮表現、花費行為都不下於傳統香菸;而電子菸也出現藥癮的「入門藥」現象,使用電子菸的青少年,後續進一步抽菸、使用大麻的機會也較其他青少年明顯增加,已經可以預見後續會出現更多種類的物質成癮問題。
        台灣近來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出「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納入健康菸捐」連署,雖然初步已被衛福部所否決,但是仍然有許多青少年嚐試從網路、海外等管道購買電子菸產品使用。為了下一代的健康,電子菸的濫用需要大眾的持續關心與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