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山症
作者:莊迺傑112年8月30日
台灣雖然只有3萬6千平方公里,但卻擁有200多座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隨著近年來國人利用假日休憩的風潮盛行,再加上先前新冠疫情無法出國的影響,使得國內登山成為一項顯學。雖然登山可以強健體魄與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但往往因為事前準備不足到了山上之後引發高山症,甚至導致猝死的憾事發生。
高山症正確的名稱為「高海拔疾病」,是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的時候因特殊的外在環境因素所產生的人體系統生理變化。因高海拔地區的氧氣量、氣溫及氣壓都較平地來得低,人體會因應這些狀況透過增加呼吸次數與心跳來彌補血液含氧量的不足。但因為過度的加快換氣會引發呼吸性鹼中毒的發生,也就是所謂的急性高山症。
高山症通常分為三大類:
1. 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原因是血氧不足導致過度換氣引發呼吸性鹼中毒。一般來說只要登山高度超過2500公尺就有機會發生。患者最常先出現的症狀是頭痛、再來是噁心、食慾不振、倦怠或失眠等。如有嘔吐的發生表示症狀的惡化,需特別留意。
2. 高海拔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由於血氧低下的關係使得腦部血管的擴張,造成腦部血流量增加使得液體滲出血管進入腦部組織導致腦水腫的發生。高海拔腦水腫會發生嚴重的頭痛,或是其他意識改變的情況。如出現步態不穩,若無即時處理者24小時內就有可能致死。
3. 高海拔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因高海拔地區的低氧與低壓的環境使得肺動脈壓上升,血液中水份滲透到肺部而產生肺水腫。隨著病情的惡化會出現乾咳、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咳血的狀況。其致死率較急性高山病與高海拔腦水腫來得更高。
關於高山症,預防勝於治療。緩慢地上升高度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環境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行前的充足睡眠、保暖的注意、隨時補充熱飲與高熱量食物、預防性藥物的事前服用等等都有助於預防高山症的發生。若是萬一不幸高山症發作時,立刻下山降低海拔高度實為不二法門。
關於是否出現了高山症,可用露易絲湖急性高山病指數(Lake Louise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core)作為判斷的參考。
高海拔疾病 | 判斷標準 |
急性高山病(AMS) | 。有登高 。頭痛(2分)、頭暈(1分)、失眠(1分)、噁心或嘔吐(1分)、虛弱(1分),症狀得分≧3分 |
高海拔腦水腫(HACE) | 。有登高 。步態不穩(註1)或意識改變 |
高海拔肺水腫(HAPE) | 。有登高 。以下症狀至少2項:休息狀態下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無力或活動力降低、胸悶或胸漲 。以下病徵至少2項:至少一側肺野有囉音或哮鳴音、中心型發紺(註2)、呼吸過速、心搏過速 |
註1:步態不穩判斷方式可請旅客在平坦地面腳跟緊接著腳尖直線往前走約5公尺,如果無法直行、腳跟腳尖無法對齊、跌倒就表示步態不穩。
註2:中心發紺指全身性、除四肢以外的部分的皮膚及黏膜無血色,外觀暗沉甚至發青、發紫。
參考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