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失眠
作者: 邱湣鈞 112.09.
門診很常見到病人抱怨有睡眠方面的問題,例如躺很久翻來覆去睡不著(入睡困難型)、一個晚上醒來好幾次或醒來後很難再入睡(睡眠中斷型)、或是凌晨過早醒來後就無法再入睡(清晨易醒型),或是經歷上述不只一種的睡眠困擾(混合型),以上這幾種類型的失眠都可能造成病人睡眠的品質變差或睡眠時間減少,而導致疲倦、焦慮、甚至其角色功能的損害。
大部分的失眠導因於其他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疾病
大部分的失眠導因於其他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屬於「次發性失眠」;「原發性失眠」佔10%以下,這類失眠大多找不到明顯的病因。根據2019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臺灣每10人就有1人飽受慢性失眠的困擾(失眠持續超過三個月以上),其中又以高年長者及女性這兩個族群的佔比較高。可能引起慢性失眠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期睡眠作息不規律、不良睡眠衛生(sleep hygiene)習慣、噩夢、心理健康疾患、病人本身疾病或神經系統問題、藥物、床伴影響或其他睡眠障礙所導致;另外重大的生活壓力事件,例如失去親人、健康問題、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發生重大變化、藥物戒斷症狀等也可能導致短期失眠。
失眠除了影響日常生活品質,也可能衍生出其他健康問題
失眠可能導致白天精神倦怠、專注力下降、情緒不穩定、焦躁易怒、食慾不振、記憶力衰退等等而影響到學業/工作表現及社交生活等;除此之外,慢性失眠還可能衍生許多健康相關的問題,有研究發現台灣輪班工作者患有慢性失眠比例較正常白班工作者高,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精神情緒方面的疾病或出現免疫系統問題的比例也都較高,甚至輪班工作者也有較高比例曾發生過交通事故或工作上的意外傷害,這樣的結果也都被推測可能跟輪班工作者長期睡眠品質不佳有關。
失眠的臨床評估
民眾因失眠問題來就診時,醫師一般會就民眾的個人病史、睡眠情況(包含睡眠環境、睡前活動等)、失眠相關症狀及嚴重度(入睡花多久時間、睡眠中斷醒來的次數及原因、睡眠時間長短、白天功能及嗜睡狀況評估)、認知及情緒反應等作了解及評估,並釐清是否伴隨有其他造成睡眠障礙問題,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胃食道逆流、肢體抽動等;此外也可搭配睡眠日誌(Sleep log and diary)或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等工具幫助了解病人睡眠品質、生活作息與發生睡眠障礙可能原因。
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
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很多,除了病人本身健康情形,也與周遭睡眠環境、病人心理狀態以及面對失眠的態度都有關係。失眠治療包含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藉由改變病人對失眠的看法和態度來改善其焦慮與失眠的狀態,合併「睡眠限制療法」、「放鬆治療法」或「刺激控制療法」來改善睡眠品質。 藥物治療以保持最低有效劑量、儘量短期及間斷性使用為原則。藥物治療方面,建議用於第一線的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或稱z-drug)相較臨床經常被使用的苯二氮平藥物(benzodiazepine)較不會破壞睡眠結構,病人可以保持良好睡眠品質,減少出現白天嗜睡情形,也較不易引起反彈性失眠或生理性依賴;其他藥物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組織胺、褪黑激素受體促進劑有時也被臨床醫師拿來當作治療失眠的替代性藥物。無論選擇哪一種藥物治療,病人都應依據醫囑服藥,停藥或增加劑量都需與醫師討論,以免產生藥物依賴或因突然終止藥物導致戒斷症狀與反彈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