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症候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 楊秉鈞 醫師
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裡有項評估:「代謝症候群」,相信大家既熟悉又陌生,可能在健檢或就醫時聽過醫護人員提到,卻又不太清楚到底是什麼樣的疾患。以下我們就來試著讓大家進一步了解:
何謂「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其實是一群危險因子的集合,並非專指一個特定疾病。代謝症候群患者得到心血管、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等死亡率都高於非代謝症候群的人,這些疾患也正是台灣十大死因的前幾名。代謝症候群最主要的原因來自胰島素阻抗,與遺傳因素、不健康的飲食及生活方式相關。
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為「代謝症候群」。
1.腰圍(waist): 男性≧ 90 cm(35吋)、女性≧ 80 cm(31吋)
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 mmHg /舒張壓≧85 mmHg 或已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男性<40 mg/dl、女性<50 mg/dl
4.空腹血糖值(Glucose)上升:≧100mg/dl 或已服用治療糖尿病藥物
5.三酸甘油酯(TG)上升:≧150 mg/dl或已服用降三酸甘油酯藥物
如何防治「代謝症候群」?
飲食控制:
儘量以「三低一高」健康飲食口訣(低油、低糖、低鹽、高纖)選擇食物種類,少吃油炸加工等食品,避免反式脂肪的攝取。
體重管理:
在有腹部肥胖的代謝症候群患者,初步目標可考慮設定在6-12個月之中,減去原本體重的5-10%,建議要減少每天500-1000大卡的熱量攝取。
適度運動及減少久坐:
現代人因使用3C產品,大大增加坐式生活型態,缺乏身體活動,因此建議減少久坐,及一天至少30分鐘達到微喘或流汗程度的運動,最好也能搭配阻力(如:重訓)及有氧運動(如:游泳、快走、慢跑、爬山)。若有特殊體質或疾患,應與個別醫師或專業人員討論適合的模式。
良好生活:
避免菸、酒及剌激性食物,調適生活壓力、轉移焦慮及憂慮情緒,正向思考,培養健康嗜好:如運動、閱讀、歌唱等,都是很好的生活方式。
定期健康檢查:
40歲以上民眾可多多利用「成人預防保健」,代謝症候群為其中的評估項目,若能及早發現異常,可儘早追蹤治療。
積極就醫:
若已有上述「代謝症候群」或其中部份危險因子,強烈建議即早諮詢家醫科或相關科別醫師,隨著醫療日新月異,不論是在血壓、血糖、血脂異常,還有減重方面,藥物推陳出新,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提供了許多對抗胰島素阻抗的選擇,也讓我們在預防及控制「代謝症候群」上有更多更好的方法。
中華民國112年0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