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忠孝院區感染科
黃馨慧醫師
發稿日期:112年8月23日
出國旅遊應注意 防範蟲媒傳染病威脅
20多歲男性,因為雙腳腳踝及腳掌疼痛且覺得雙下肢無力三周就診,經問疹,個案在緬甸工作,前一日剛返臺,於三周前有發燒、全身痠痛且出疹,檢查後雙下肢骨頭並無異常,皮疹已消退,同事也有人跟他一樣有類似症狀,因此幫他通報及採檢登革熱及屈公病,最終確診屈公病。
屈公病在台灣是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當人被帶有屈公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人不會直接傳染給人,可傳播屈公病毒的病媒蚊主要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屈公病疫情主要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亞洲及南美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但由於交通發達等因素,流行區已逐漸擴大。
屈公病發病初期症狀與登革熱、茲卡病毒感染症很相似。屈公病症狀主要包含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或皮疹。屈公病較少見致死的案例,大部分患者可自行康復。部分感染屈公病的人倦怠感和關節痛會持續數週至數月,此與登革熱表現不同。屈公病較少出現死亡。但新生兒於出生時感染、65歲以上年長者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史者,當罹患屈公病友可能會病況嚴重。
屈公病為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蚊子對於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屈公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與登革熱一樣,平時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不但能預防登革熱,同時能防止屈公病。
預防方法包括:(1)做好防蚊措施,包含:選擇裝有紗窗、紗門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2)戶外活動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於身體裸露處或衣物上使用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如有防曬需求,建議先塗抹防曬乳,間隔15分鐘後再使用防蚊液;(3)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讓病媒蚊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