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戒嚼檳榔遠離口腔癌

忠孝院區口腔醫學科 陳承恩 醫師

    嚼檳榔與口腔癌的發生密不可分。根據國內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教授等人於1995年所發表台灣地區口腔致癌危險因子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與一般人相較,嚼檳榔罹患口腔癌機率增加 28 倍;若有嚼檳榔及吸菸習慣,則罹患口腔癌機率增加89 倍;如果嚼檳榔、吸菸、飲酒三者習慣皆有,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 倍。而世界衛生組織所設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則早在1987年,即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以及同時吸菸與嚼檳榔對人類的致癌性,並於2003年作出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的結論,足見檳榔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若想成功戒除檳榔,不僅要瞭解檳榔與口腔癌的關聯,更要學習遠離檳榔的方法。許多民眾以為檳榔和香菸一樣有成癮的成份,事實不然;整顆檳榔不管有無添加紅灰、白灰或荖葉,都含有檳榔鹼的致癌物,它沒有成癮性,嚼食檳榔只是一種習慣。
    戒嚼檳榔首先應設定目標,嚼檳榔習慣不太可能一次戒掉,可由檳榔減量開始。並找到適合自己的嚼食替代品,例如:蒟蒻條、芒果乾、芭樂乾、口香糖、洛神花、滷豆干或人蔘糖等皆可嘗試替代檳榔。
    再者,戒檳之所以困難,極大原因來自於檳榔屬於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拒嚼檳榔的人際互動技巧如下:
一、拒絕三平原則:
平和而堅定的語氣:以沉著穩重音調,溫和且明確的口氣,一再重複「不」的立場,並要避免攻擊性的語言。
平視的眼光:表情嚴肅而正經使拒絕容易成功,同時贏得對方的尊敬。
平實的態度:保持鎮靜,動作自然,態度誠懇,肯定地傳達拒絕的訊息。
二、遠離現場法:無法順利拒絕時,則迅速藉故離開現場,擺脫糾纏。
三、肯定友誼法:雖拒絕檳榔,但肯定彼此的友誼,使戒檳不影響友誼。
四、轉移話題法:岔開話題,引發新話題,擺脫朋友的遊說。
五、自我嘲解法:消遣自己,或貶低自己的能力,以緩和不愉快的氣氛。
    最後要注意的是,在戒嚼檳榔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戒檳榔症候群」,包括:輕微的全身疲乏、注意力無法集中、感到焦慮、沮喪、心神不寧、偶爾會有間歇性的妄想。也可能出現短暫牙齒不適的狀況,例如:停止嚼檳榔後數日覺得牙齒異常痠、軟、鬆動,難以咀嚼任何食物,但多屬主觀,感覺大約會持續一星期。

    一人戒檳,勢單力薄,可尋求親友的陪伴及監督;唯有意志堅定,才能戒除惡習,讓檳榔不再危害個人健康、遠離口腔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