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檳榔是什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 陳彥君
 
  檳榔一詞可指其植株或嫩果,檳榔子是檳榔樹的果實。臺語「菁仔」是指未加工的檳榔嫩果,果實僅供嚼食,不宜吞食。
  • 成分
在台灣比較普遍的檳榔成分 有:檳榔子、荖花、荖葉、荖籐、及香料。
  1. 檳榔子是檳榔樹的果實,主要成分包括多酚化合物、檳榔植物鹼、粗纖維、脂肪、醣類等。其中咀嚼後可產生提神(興奮性)及保暖感覺的成分來自於咀嚼檳榔時釋出的植物鹼。單獨檳榔子的成份就會促成口腔癌前期病變或口腔癌。
  2. 荖花雌性荖藤的花穗,有濃郁的胡椒香氣,可以促進食慾。荖花內含的黃樟素也是致癌物。
  3. 老葉雄性荖藤的葉子,含兩種主要的酚類化合物:丁香酚及hydrochavicol,為抗突變劑,可抗菸草之致癌性又具有抗癌物質可抑制麴菌之生長與黃麴毒素之產生,因此有較少之致癌因素。
  4. 紅灰/白灰:白灰也就是熟石灰,紅灰則再加入甘味料、調味品、香料或中藥等各家偏方,在台灣通常由專門的工廠製作紅灰賣給檳榔攤。石灰之致突變性並不明顯,但石灰會使口腔環境變成鹼性;在鹼性環境中檳榔塊中之一些成份會氧化釋放出一些游離基,而游離基容易引起細胞變性。
    
在台灣混合添加物後販賣的檳榔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白灰檳榔:將荖葉塗上石灰,包著檳榔食用,又稱「包葉」檳榔。
     紅灰檳榔:先將檳榔剖半,中間加上紅灰及荖花食用。
 
綜合來說,嚼食檳榔可能接觸的化合物包括:各種檳榔植物鹼、亞硝基胺類 化合物、多酚類化合物、黃樟素、熟石灰、微量元素如銅等而檳榔鹼、檳榔素在口腔中會 硝化(nitrosation)產生 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可誘導實驗動物產生腫瘤。多酚類成分會抑制膠原 蛋 白酶,使膠原蛋白更 易於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多酚類成分在嚼食檳榔的鹼性 環境下會釋放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或含氧自由基,這些活性 氧 會與細胞或細胞之蛋 白、脂質以及 DNA 作用, 造成細胞傷害、突變甚至細 胞的死亡。
  • 致癌物質
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確定了檳榔子屬於第一類致癌物[5],證實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早在 1987 年 IARC 即已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 「嚼食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有 吸菸與檳榔習慣」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檳榔即使 不含紅灰、白灰、荖葉,本身就具有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