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潛在無症狀的慢性腎臟病會造成病人延遲診斷或延遲轉介,因此應針對一般民眾及高危險群以更敏感更精確的篩檢方法,早期確立CKD 診斷,早期治療並防止腎功能惡化。慢性腎臟病高危險群篩檢對象:K-DOQI 指引建議對所有腎臟病高危險群病人皆應接受篩檢,但這些已知具 有腎臟病危險因子病人接受篩檢比率只有20%左右,可見篩檢有待廣泛地推廣。下列高危險群病人,糖尿病、高血壓、具腎臟病家族史、老年人(> 55 歲)、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服用腎毒性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鋰鹽)、惡性腫瘤(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癌)、抽菸、代謝症候群等病患或族群,應定期接受篩檢。 慢性腎臟病如何篩檢? 篩檢CKD 高危險群病人有賴於方便有效且便宜之檢查,目前K-DOQI 準則推薦下列方法: 1.以血清肌酸酐測定估算腎絲球濾過率 2.隨機尿液篩檢微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 3.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 蛋白尿篩檢 最普遍方法是採用尿液試紙,但此法只能算是半定量,其敏感度不足以偵測尿液白蛋白濃度低於300 mg/L(或30 mg/dl)之檢體,近年來發展以抗體為基礎測定白蛋白尿(albuminuria)方法(EIA、HPLC、RIA)已被認定採用,敏感度提高可測定到微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範圍,而微白蛋白尿的定義有各種單位呈現形式: 1.尿液白蛋白流失30-300 mg/24h 2.(2)隔夜尿液白蛋白流失20-200mg/min 3.(3)單次尿液白蛋白濃度20-200 mg/L 4.(4)單次尿液肌酸酐/尿液白蛋白比例(urine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 UACR)男性:20-200 mg/g;女性30-300mg/g。 台灣現行狀況推薦 基於國情的不同與健保給付條件的現實問題,我們建議先以尿液常規檢查中的蛋白尿、血尿有無作為初步篩檢方法,若有兩次不正常結果並確定為不正常時,因檢測血清肌酸酐並由此估算腎絲球濾過率(eGFR)。尿液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尿液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urine total protein to creatinine ratio, UPCR)為可行篩檢工具。 CKD 篩檢之綜合臨床實務原則 1.針對篩檢目的,GFR 之測定最好依據血清肌酸酐及個別年齡性別差異運用公式來估算,MDRD 公式不需要體重資料,較適合自動報告系統,而且在stage 3-5 之CKD,其估算結果較接近真正GFR,故被優先建議使用。但這公式皆有其限制和缺點,例如對肌肉組織低下病人,公式估算結果可能高估真正GFR。 2.由於經濟和時間考量,微白蛋白尿之測量以收集單次早上尿液檢體為原則,若尿液白蛋白濃度高於20 mg/L,應考慮收集24 小時尿液白蛋白流失量是否介於30-300 mg/24h,以確定微蛋白尿之診斷;另外變通辦法是測定兩次早上尿液或兩次隔夜尿液檢體以幫助確定微白蛋白尿診斷。 3.測量尿液總蛋白與肌酸酐比值(UPCR )費用低,對於已是明顯蛋白尿者,可測定UPCR,並做長期追蹤之用。 4.尿路感染或月經周期尿液檢體應排除,以免因為紅血球、白血球、硝酸鹽(nitrate)之污染而影響正確尿液試紙判讀。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慢性腎臟病防治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