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拖著疲憊的身軀,一進家門,立即癱軟在散置凌亂衣物的沙發。時間已過午夜,瞧看臥房,年近五歲的幼兒已經入睡,年邁的阿嬤衣服尚未更換,也已癱倒在旁。這樣忙碌的生活步調已經連續三個多月,陳先生回想起咖啡店剛開張時的裝潢粉刷、食具採買,都是一手包辦,但到現在仍盤算著店面的租金何時才能打平。每天看著不停打轉的咖啡研磨器,陳先生心想,生命的精力似乎在這幾個月已被全部擠壓耗盡。下了班還要面對一家的老少,以及桌上成堆的信函帳單,創業借貸的資金還需要逐期清還本息,加上人事水電,天啊,整個人正像是整隻燃燒的蠟燭。離家多年的外籍配偶,行蹤不明,偶有默不出聲的神秘電話,這頭剛發出聲音,對方就把電話掛斷,陳先生深嘆一口氣,心想事業與家庭的重責,早已超過身心的負荷。 認識「過勞症」——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過勞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 「像是肩膀扛了一座山。」 「像是電池快用完了,蠟燭燒到最後一滴油了。」 「前進後退都撞到牆,累得像是一條狗。」 「心力交瘁,快要累——死了。」 這些很可能就是長期累積的慢性疲勞所造成,也可能是「過勞症」或「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的先兆。 國內就業人口的行業類別從1985年以農林漁牧工業為主(佔59.02%),進展到2003年以服務業為主(佔57.90%) 。服務業所面臨的職場健康問題,包括:久坐或使用電腦產生的背痛手麻,以及超時工作與職場壓力所產生的心臟血管與腦血管疾病。2003年壯年族群(25-44歲)心臟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每十萬人口死亡人數分別為7.16與6.13人,各為壯年族群第五與第六大死因。在45-64歲的中年族群,腦血管疾病則是第二大死因,每十萬人口死亡人數為8.07人。中壯年族群高比例的「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更突顯衛教防治的重要性。 1. 什麼是「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急性循環系統疾病」包括(1)腦血管疾病及(2)心臟疾病的急性發作兩大類。 (1)腦血管疾病:包括腦溢血、腦血栓、腦栓塞、腦梗塞、蜘蛛膜下出血,通稱腦中風。 (2)心臟疾病:包括狹心症、心臟性猝死、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急性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例如:腦血管疾病的頭痛、噁心、暈眩、肢體麻痺無力,以及心臟血管疾病的胸悶、胸痛、胸口緊縮、冒冷汗、臉色蒼白、低血壓等。 這些「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是不是職業所引起,必須考慮工作的規則與職業的性質,是否有「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之事實,例如:不規律的工作、工作時間過長、經常出差、輪班或夜班、溫度、噪音或時差等,或是在工作現場猝發的急性疾病。 2. 「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與「過勞症」有甚麼不同 「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是醫學上的正式用語,指的是工作壓力與職業因素所引起的腦血管以及心臟疾病的急性發作。「過勞症」是社會上的一般用語,源自日本語的Karoshi ,英美用的是Workaholism (工作成癮,工作中毒) , Salaryman Sudden Death Syndrome, Death from overwork。古代的說法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通俗的說法是:做到流汗,嫌到流涎。症狀包括︰長期累積工作壓力,影響情緒造成慢性疲勞,到出現身體不適的急性症狀。 3.什麼作業較易發生疲勞,過勞症,甚至「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主管經理階層、電腦使用者、駕駛、重體力、噪音、熱暴露、裝配線作業人員,以及勞動時間長、輪班制、長期站立或姿勢不良等作業,常因工作需保持專注,或缺乏適度休息時間與場所,生活作息與睡眠習慣沒法固定,身心處於緊張狀態,造成情緒與血壓的長期影響。 4.如何檢測自己是否具有「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的危險傾向: (A)以簡式健康表(心情溫度計) 瞭解自己的身心調適狀態。【附表一】 (B)以「工作質量評估表」瞭解工作質量是否超出尋常。【附表二】 (C)以「台灣2004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診斷標準」評估 (1)身體質量指數(BMI) ≧27 kg/m2或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 (2)收縮壓 ≧130 mm Hg或舒張壓 ≧85 mm Hg;(3)空腹血糖 ≧110 mg/dl;(4)三酸甘油酯 ≧150 mg/dl;(5)男性高密度膽固醇<40 mg/dl,女性高密度膽固醇<50 mg/dl;具有以上五項其中三項者,為符合代謝症候群診斷,較易發生「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5. 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過勞症」的預防 (1).消除疲勞或恢復體力:充足睡眠、 營養均衡、適當休息、正當娛樂、正常作息。排除造成疲勞的原因、適度運動增強體能。 (2).生活型態的健康調適,包括飲食營養、職場全面禁菸、安排適度的運動休閒、心血管疾病的衛教防治、建立舒緩心理壓力之管道。 (3).定期健檢項目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MI) 、腰圍;收縮壓 、舒張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評估是否為「代謝症候群」。 (4).參與衛生單位的職場健康活動,結合職場安全衛生團隊,運用衛生教育資源,建立職場健康自主管理的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