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認識骨質疏鬆症

骨科 高鈞彥醫師


  台灣隨著高齡化社會的演變,骨質疏鬆症幾乎成為每個人所必須面對的骨科疾病,因骨質疏鬆症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以致病患通常是在已發生骨折之後,才被發現或診斷出骨質疏鬆症。所以預防重於治療,唯有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的機率,骨折的風險才能降低。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骨質疏鬆的定義: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的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

  骨質疏鬆症之診斷原則:以中軸型的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為準,且應測量腰椎或髖骨之一,兩者都做更好,若兩處都不能測定時,則可用前臂橈骨1/3處之測定取代骨質疏鬆的治療,目前市面上藥物有很多種,但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每個人,每一種藥物又有獨特的副作用或併發症,所以必須根據每一個病患身體狀況的不同,是否有服用其他藥物等來做考量,投與不同的藥物作治療,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千萬不可擅自到藥房買藥服用,務必先跟醫師諮詢,藥物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併發症,以及需服用多久等安全性問題,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治療。只要跟醫師密切配合,將骨折機會降到最低,讓你免除骨質疏鬆症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