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腸病毒不要來

小兒科 胡逸然醫師

胡逸然

  台灣已進入開學季節,也是腸病毒的第2波傳染高峰期,五歲以下之幼童尤其是容易感染後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其中又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因此要再次的提醒家長重視預防腸病毒感染的重要性。
  由於腸病毒無法得過一次就終身免疫,而且目前除小兒麻痺外,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又可經口、飛沫及接觸等途徑傳染,不易控制,故民眾應注意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加強個人衛生,正確且勤加洗手,增強個人之免疫力,避免接觸受感染者;此外也應了解腸病毒消毒方法的選用,包括:
  • 腸病毒對酸及許多化學藥物具抵抗性,如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及酒精,均無法殺死腸病毒。

  • 醛類、鹵素類消毒劑(如市售含氯漂白水)可使腸病毒失去活性,一般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之漂白水(取巿售濃度一般在5到6%之家庭用漂白水15至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攪拌均勻即可);針對病童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之物品或表面,建議使用1000ppm之漂白水。

  • 腸病毒於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

  • 乾燥與紫外線均可降低病毒活性。環境消毒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此我們期望藉由家長的提高警覺,對腸病毒多一分認識,如此一來就能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成功度過腸病毒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