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請你也保重~家中長輩健康呷佰貳
營養科 陳芝諺營養師 隨著年齡增長,牙口問題加上慢性疾病,銀髮族營養問題多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編印「銀髮族健康吃」食譜,分成四類介紹適合銀髮族的健康料理,有需求的民眾可至陽明院區B1營養科免費索取,數量有限,每人限索取一本。 陳芝諺指出,隨著年齡增長,會帶來生理、心理變化的常見改變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陳芝諺營養師說,隨著國民平均壽命逐年提升,又生育率逐年下降,導致人口年齡結構產生重大改變,根據內政部統計,臺北市老人人口至102年7月已達35萬5千多人(佔北市總人口13.25%),老化在生理、心理上的改變會影響進食,且老人常伴隨有慢性疾病,如果長期營養狀況不良,所導致的後續健康狀況更不容忽視。
1. 口腔唾液分泌減少、牙齒脫落造成咀嚼功能變差。
2. 消化酵素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弱,長者易飽胃口變小。
3. 腎臟功能退化,口渴反應遲鈍飲水量變少、行動不便覺得上廁所麻煩,使長者容易便秘、泌尿道感染。
4. 骨質疏鬆:骨質密度隨年齡增長慢慢減少,年紀越大骨質越疏鬆,骨折機會就越高。
5. 肌少症(Sarcopenia):若65歲以上老人,正常行走速度變慢、手握力變差,加上進一步身體組成分析測得肌肉質量減少,即為肌少症。 如果長輩牙齒掉落、咀嚼困難或喝液體食物會嗆到時,要適時改變食物質地以避免營養問題產生,陳芝諺建議,可將鹹粥或麵條等半流質飲食以果汁機絞打成泥狀。依長者吞嚥功能,可將流質食物調整成三種不同稠度,濃度稀至稠分別是醬油膏狀、美乃滋狀及布丁狀,對於食物質地調整請民眾與醫療人員一起討論。
陳芝諺依據長輩吞嚥咀嚼能力舉例兩道食譜,供民眾參考:
【細軟飲食-山藥麻醬麵】
* 材料(1人份):日本山藥去皮300公克、綠色蔬菜(只取軟嫩的部份)50公克、芝麻醬1大匙、醬油2茶匙、味醂1大匙。
* 作法:
1. 山藥去皮、刨絲,直接泡在冷開水中以維持色澤,食用時撈出即成山藥麵。
2. 菜洗淨、切碎、燙熟,鋪在山藥麵上。
3. 將芝麻醬、醬油及味醂調勻,淋在作法2上。食用前拌勻即可。
【濃流飲食-火龍果優酪乳】
* 材料:紅色火龍果肉160公克、鳳梨2小片、無糖低脂優酪乳120㏄、冰塊適量。
* 作法:火龍果切塊後,與鳳梨、優酪乳及冰塊一同放入食物調理機攪打成濃流狀,過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