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胸悶,心臟砰砰跳---我的心臟有毛病嗎?

每過一段時間,報章雜誌常常會報導有關疑似因過勞而猝死的新聞,造成社會大眾對”猝死”的驚恐和關注。 ”我會猝死嗎?”,門診中好多人問我。看來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的時間內意想不到的死亡,令家人無法接受,朋友震驚。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大多數是因心臟功能的忽然喪失,患者可能事先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心臟有毛病,更令人擔心的是,又無法預期。直接造成死亡的原因是急性心室心律不整,這會造成心臟停止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若沒有在四到六分鐘內獲得急救,病人的腦部就會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
急性心室心律不整會造成死亡的包括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冠心病」,大部分是因為二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但是,其他百分之二十或者是年輕人的猝死就要考慮更多了,包括先天或後天的,如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肌病變,心肌炎,電解質不平衡,右心室再生不良或結構異常,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天心臟細胞異常,如long QT syndrome 或brugada disease等等。有些研究顯示,劇烈的體力運動中分泌的”adrenaline腎上腺因子”會誘發這些已存在的先天心臟異常產生急性心律不整而造成死亡,但是,另外有些研究顯示,這牽涉更複雜的原因。大家會問,自己到底有那些不舒服要特別警覺是不是心臟有問題,平常如有容易喘氣、上氣不接下氣,半夜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注意自已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胸痛、全身不適、呼吸困難、心律不整、噁心、冒冷汗、頭暈、心臟衰竭、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
當然,怎麼預防治療,也是大家關心的。如要認真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戒煙酒。避免長時期緊張和情緒激動,培養樂觀態度。有症狀要趕快就醫。家族是否有猝死、早發性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或旁系血親,這些可以使自己更警覺;理學檢查,即量血壓、心臟聽診;其他檢驗檢查,檢查血脂肪濃度、安靜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診斷治療冠狀動脈疾病時可考慮接受心導管氣球擴張或支架置放的治療,心律不整性的心搏過慢可接受人工節律器的置放,有些心律不整可考慮心導管電燒手術治療和心律不整藥物的服用,有些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考慮體內心臟電擊器置放,有些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變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甚至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另一方面,猝死前的心律不整治療,需要立即而快速的急救處理,如果每一個人都學會基本心肺復甦術,快速的啟動緊急救護系統,即早的心肺復甦術、毫不遲疑的電擊去顫,可以避免猝死的發生。進一步預防猝死,還需要有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疾病篩檢和健康檢查的配合,加上急救教育的推廣,才能使大家擁有一個真正健康安全的環境。
預防猝死,”保持警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疾病治療的普遍準則。在心臟方面,只要能早期診斷,以現今的科技和技術,原則上可以讓猝死機會降到最低。所以,有症狀有懷疑,要趕快找你的心臟科醫師。(心臟內科 江碩儒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