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老年多重用藥 藥害成病

家庭醫學科 陳明正醫師

陳伯伯因為慢性疾病長期在多個醫院的多科門診拿藥,這一次他因為頭暈及多次在家中跌倒,前來老年整合門診求助,醫療團隊發現,陳伯伯竟然服用高達20種品項的藥物。

原來陳伯伯是一個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患者,一開始服用降血壓用藥,雙下肢即出現輕度水腫情形,再加上不時的便秘腹脹,使他誤以為身體腸胃道出現警訊,再求診醫師開立腹瀉用藥及利尿劑後,雖然症狀得到緩解,卻因夜晚頻尿問題不斷,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甚至出現多次跌倒及輕度憂鬱的傾向。

陳伯伯因為一連串不舒服症狀,多次到各醫院專科進行求診,一共服用降血壓、腹瀉藥、利尿劑、安眠藥、止痛藥及憂鬱症用藥等。在逐一檢視後,醫療團隊甚至發現,陳伯伯竟然還因為血壓偏低服用升壓藥,更糟的是,陳伯伯的抽血結果顯示明顯的腎功能受損,而且極可能與過度用藥相關。

再經過團隊討論後,醫師大膽停掉4種利尿劑及升壓藥,並將高血壓用藥進行更換;兩週後,陳伯伯頭暈症狀不再,夜晚不頻尿,也沒有跌倒情形,更令人驚訝的是,再經過團隊的努力,腎功能再度回復到正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主治醫師陳明正說,老年人的用藥問題相當複雜,藥物不良反應不易被偵測,表現又多為非典型症狀,如疲倦、神智不清、頭暈或是跌倒等。家人及主要照顧者如果發現長輩有狀況發生,應求助老年科醫師,醫療人員也應定期檢視老年人的用藥目的、治療效果及繼續使用的必要性,盡可能減少不需要的用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及藥物傷害。

陳明正表示,臨床上常見之老年人藥物不良反應包括:
(一)認知功能下降或意識不清:如長效的鎮靜安眠藥、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解除腸胃道痙攣之藥物等。
(二)腸胃道出血或潰瘍:長期服用緩解疼痛之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容易併發腸胃道症狀。
(三)頭暈或跌倒:服用長效之鎮靜安眠劑、抗憂鬱劑、降血壓藥等藥物容易併發跌倒。
(四)錐體外症狀:抗精神病藥物及幫助腸胃蠕動的藥物,可能併發肌肉緊張異常、無法靜坐和類似巴金森氏症狀等常見副作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自98年5月起成立老年整合性門診,針對多重用藥的老年病患進行用藥諮詢與功能性評估,在20個月的期間共收案99名,結果發現,多重用藥的比例高達72%,經過醫師與藥師聯合努力,將病患用藥的總數從721種降低為627種,用藥數下降比率高達一成五。

陳明正認為,老年人常因多重用藥造成藥物交互作用和不良反應,對於老年用藥應該儘量要求簡單,服用藥物時要先由低劑量開始,然後緩慢調整劑量。病患若有多科求診需求,可以透過老年整合門診,進行功能性評估及多重用藥諮詢,透過整合型團隊可以有效減少不適當的用藥及候診時間,讓老年病患得到更優質健康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