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無連結系統

拒絕當檳友健康跟你走

拒絕當檳友健康跟你走
牙科
檳榔-曾被戲稱為「台灣口香糖」,在台灣被當成娛樂性藥物使用的歷史悠久,保守估計臺灣嗜嚼檳榔的人口每年花費於檳榔超過千億新台幣。過去很多人以為嚼食檳榔不添加石灰等物質就不會得口腔癌,然而這個錯誤的觀念在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已證實「檳榔」為第一級致癌物,即是不含添加物的檳榔子本身即是致癌物。坊間相傳一句話: 「十個口腔癌,九個哺檳榔」,台灣每年超過7000人得到口腔癌,近2700人死於口腔癌,是男性發生和死亡人數增加最快的癌症,而男性口腔癌發生率佔十大癌症中之第四位。
檳榔子主要成分有生物鹼(檳榔鹼arecaidine及檳榔素arecoline)及多酚物質;檳榔鹼、檳榔素在口腔中會硝化(nitrosation)產生亞硝胺,可誘導產生腫瘤,而多酚類成分會抑制膠原蛋白酶,使膠原蛋白在黏膜下堆積而硬化,致使有口難開。檳榔的添加物例如:黃樟素、丁香油酚,會造成口腔上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以及細胞修復性增生。其他的添加物像是紅灰、白灰則會加重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癌化,檳榔由裡到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好處可言。
吃檳榔會致癌,除了我們所熟悉的口腔癌以外,口咽癌、下咽癌、食道癌甚至是肝癌都是可能會引發的癌症。它也會造成牙周炎、牙齒嚴重咬耗、嘴張不大(黏膜下纖維化症)、白斑等各種癌前病變。除此之外也會促使氣喘的發作與惡化、誘發心律不種、心肌梗塞、肝硬化、肝癌機率上升、腎功能衰退,也可能引響生殖系統,像是男性嚼檳者的下一代較易得到代謝症候群,嚼食檳榔的孕婦容易導致流產、早產、新生兒過輕、甚至是死胎等問題。千萬別小看小小檳榔,危害殃及全身及下一代。
有嚼檳榔習慣的人應注意是否感到口腔黏膜乾澀、灼熱、或有刺痛感,以及開口度受限,張嘴時口腔黏膜拉緊(可能是口腔黏膜纖維化) ,經由及早診斷和戒除嚼食檳榔預防,衛生福利部推動口腔癌免費篩檢活動,凡年滿30歲(75年次)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習慣之民眾及18歲(87年次)以上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二年即可免費口腔黏膜檢查一次。
透過定期的自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接受正規醫療,的確是治癌的良策;不過,預防才是制癌的上上之策。所以不管您現在是不是「紅唇族」的一員,我們應該為自己和至愛的親人著想,拒絕當檳友讓健康跟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