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病人照顧及復健 運動與活動的重要性 - 若患者鮮少變換身體姿勢,會導致身體各系統的變化,例如:
- 肺部的痰容易堆積而不易咳出,引發肺炎
- 便秘與排尿困難
- 肌肉張力與力量變差,易產生關節攣縮變形
- 長時間固定於同一姿勢,或擺放的姿勢不適當,則有可能壓迫神經,產生疼痛不適
- 皮膚組織也會因長時間壓迫,影響血液循環,造成壓瘡
臥床病人的注意事項 - 家屬需學習如何幫助患者移位及擺位,避免造成褥瘡。
- 可使用氣墊床及輪椅坐墊,以分散壓力。
- 定時白天每兩小時、夜間至少每四小時翻身一次,以減輕患者疼痛不適。
- 特製輪椅加裝頭靠及可傾斜椅背,以增加舒適性。
- 必要時給予腰背部或頸部支架,支撐無力的軀幹。
- 運動方面,可依賴家人或利用關節活動電動椅協助進行四肢關節活動。
- 注意翻身及擺位,避免褥瘡‧協助拍背、咳痰,以避免肺炎
- 長期臥床可能導致尿道結石、便秘,建議每日飲水至少2000西西以上
- 使用彈性襪及抬高下肢,以預防靜脈栓塞
- 輕柔、緩慢的關節伸展及按摩,可減輕關節僵硬及疼痛不適,運動前給予熱敷或電療也有幫助。
為何需要擺位?擺位的重要性 - 「姿勢」是指全身關節呈現的位置,包含頭頸、軀幹、四肢。將病患肢體與關節擺放於適當位置,稱之為「擺位」
- 擺放的姿勢不適當,則有可能壓迫神經,產生疼痛
- 適當的「擺位姿勢」可以減低壓瘡的發生
- 可預防關節攣縮,維持功能性關節角度
- 配合使用枕頭、棉被、或各式擺位輔具等幫忙固定患者的身體或四肢
擺位的方法 仰臥 頭頸部:枕頭放置至肩部,以墊高頭部,提供頸部支撐,並防止肩部後縮 身體:有需要時(如背痛)可加放一小枕頭於背部中空處,以提供支撐。 雙腿:自然伸直,或雙膝下可放一小枕頭。 大腿:若因無力支撐而呈現向外翻轉現象,可在可大腿外側放長圓枕。 小腿與足跟:小腿下可放一小枕讓足跟懸空,或使用市售甜甜圈形小墊置於足跟,可避免足跟和床墊磨擦,造成壓瘡。有垂足現象時,可使用垂足板、副木、或利用腳跟抵住床底板(可塞枕頭)。 上肢與手部:一般自然伸直放置一枕頭上即可,手腕伸直,手指張開。 若有不正常的肌肉張力發展出來時,要特別注意,可使用綁手帶固定手肘,使避免彎曲;使用手部固定副木或手握毛巾捲,避免手部關節變形。 *注意: 使用任何固定輔助用品時,每一至二小時要取下,確認皮膚狀況是否有壓紅起水泡,並做關節運動。 側臥 1.側翻身後在身體背後、臀部、或頭部後方放置枕頭,以提供支撐。 2.側臥上方的上肢及下肢彎曲,並在下方墊一個枕頭,可提供支撐,避免接觸床面的壓力。 3.側臥下方的上肢可自然伸直,手肘彎曲,手心向上靠近頭。 4.側臥下方的下肢可自然伸直。 半坐臥式 1.患者能在支撐下稍坐起,是舒適且較易與人互動的姿勢,但對臀部造成的壓力極大,時間不可過久。 2.視需要可將兩手放置於枕頭或床上桌板上。 坐姿 1.要注意臀部骨盆部位,臀部後方要儘量貼近椅背,避免滑溜出座椅,有必要時可加用固定帶。骨盆二側要等高,以免壓力集中於一側。 2.確定身體有否直立坐挺,不歪向一側;也沒有坐在凹陷坐背墊中,造成駝背。 3.確定肩膀二邊是否等高,頭部是否正直不歪斜,此為二側有否對稱坐好的指標。 4.患側手臂下可放置枕頭支托易垂落的肩膀,並提供手部擺放,避免掉落到輪椅下,或被身體夾到而受傷疼痛。也可將手放在輪椅桌板上。 5.座椅高度適當,乘坐時腳掌可自然擺放在地上或輪椅腳踏板上,過高或過低,均會造成併發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