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病毒性肝炎

肝病在台灣地區的情形:

每百名死亡的人當中,約有九人死於肝病。肝癌至今仍是國人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目前,台灣地區是世界上病毒性肝炎最盛行的區域之一,台灣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要是因B型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由此可知病毒性肝炎對國人之健康影響甚鉅。
病毒性肝炎簡介:

病毒性肝炎是指肝炎病毒侵入體內,在肝臟細胞內繁殖,所引發之肝臟發炎。肝炎病毒目前被發現的有A型、B型、C型、D型及E型五種。
 

A型肝炎

病毒傳染途徑:經由污染的食物或飲水經口傳染故於一些衛生條件較差的地區仍為普遍。A型肝炎屬於自癒型的急性疾病,患者大多會痊癒,而不會變成慢性肝炎,只是極少數的患者會導致猛爆性肝炎而死亡(千分之一)。
 

B型肝炎

病毒傳染途徑:
垂直感染:生產時經由B型肝炎原的母親傳給嬰兒,如帶原的母親為e抗原陽性,新生兒有95%會感染B型肝炎,而具有85%會變成慢性帶原。水平感染:可能的途徑有輸血,血液透析、使用受病毒污染之注射針頭、針灸針、紋身針、穿耳洞針、刮鬍刀或牙刷等。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台灣地區成人中,有15%~20%為B型肝炎病毒帶原者,B型肝炎病毒主要是經由體液、血液傳播。感染途徑有兩種,至於成人感染B型肝炎,只有不到5% 會轉變成慢性。感染B型肝炎者,一般多無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康檢查驗血時才發現自己為B型肝炎帶原者,部分人會有食慾不振、全身無力、疲倦、噁心、嘔吐等症狀,少數病情較重的患者會有黃疸出現。部分慢性肝炎可能會轉為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值得注意的是,B型肝炎帶原者得到肝癌的機會,是非帶原者的一百五十倍以上,故B型肝炎帶原者應定期接受B型肝炎抽血及腹部超音波檢查。 

C型肝炎

感染途徑:主要是經由輸血,血液透析或濫用注射藥物,而其他感染途徑包括使用受病毒污染之注射針頭、針灸針、紋身針、穿耳洞針、刮鬍刀或牙刷。此外,還有部份是原因不明之感染。在台灣地區成人的感染率約為1-2%,據估計大約有三十萬人受到感染。其C型肝炎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與B型肝炎極為相似,但是倦怠感、嘔吐及其化全身的不快較不明顯。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於急性期後,有85%以上會變成慢性,甚至有25%會轉為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因此為了避免肝炎的持續惡化,C型肝炎患者和B型肝炎患者一樣需及早治療,並配合醫師的指示做定期的追蹤及檢查。
 

D型肝炎

感染途徑:也是經由血液或體液感染,但D型肝炎病毒只有在B型肝炎帶原者身上造成感染-『重複感染』,或與B型肝炎病毒同時進入人體才會引起感染-『共同感染』。
 

E型肝炎

感染途徑:病毒的感染途徑與A型肝炎病毒類似,都是經口傳染。此外,E型肝炎與A型肝炎還有個共同點,就是兩者只會造成急性肝炎,而不會變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組織病理學檢查 

由於抽血檢查常無法與肝臟發炎的程度成比例,且肝炎的急或慢性的區別及活動性強弱均無法靠一般的抽血測試來判別,所以必須借助『肝穿刺』或『肝針吸檢查』以對發炎情形通盤了解。這種檢查沒有後遺症,也不會傷害肝臟或影響病情和治療。
 

影像學檢查 

包括腹部超音波檢查、電腦斷層掃瞄、腹腔鏡及核磁共振造影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