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4年1月1日十家市立醫院聯合成立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其中十家放射診斷科合併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醫療技術部放射線診斷科』,並於民國101年組織修編成立『影像醫學部』,由陳潤秋院長兼任首任影像醫學部部主任,民國103年各院區放射線診斷科更名為『影像醫學科』。民國104年1月6日由施庭芳教授接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策略長兼影像醫學部部主任一職,帶領影像醫學部。
目前仁愛院區影像醫學科下設七次專科:消化系放射線學科、神經系放射線學科、胸腔暨心血管放射線學科、泌尿系放射線學科、介入性放射線學科、乳房影像學科及骨骼肌肉放射線學科等,未來次專科分科將更細微,將會增加神經放射線學等科,更可細分為腦、頭頸部放射線學等。
本科會嚴格要求各院區之優質醫療服務。藉由各院區間整合,充分利用院區特色,以達到至少有一家旗艦醫院為醫學中心之目標,希望重點發展仁愛院區為醫學中心,其餘院區亦將結合社區醫療資源,實踐公立醫院的公衛責任,配合各院區特色發展,如女性健康防治中心、忠孝院區之社區型醫院,落實照顧市民健康。往後還要加強本院與陽明大學教學、研究合作,提升並增進市醫整體醫療服務品質與經營管理的競爭優勢,往醫學中心邁進。
l 雙向數位血管X光機系統(Biplane Digital Angiography System):
介入性放射線診療的發展在臨床診療上逐漸嶄露頭角,除了一般之體液引流外,已成功地運用於各部位急性出血之定位與止血處置、腫瘤之血流特性診斷與栓塞治療、腦血管畸型或動脈瘤之診斷與栓塞治療、急性阻塞性中風之血栓溶解,亦可讓其他科別如:腫瘤科、胃腸科、腦神經外科、整形科等科所附加價值更為提高,所以此機器已成為臨床診斷以及治療上的最佳利器之一。
l 64列層電腦斷層檢查儀(64 MD CT)
仁愛院區於2007年1月初,引進與醫學中心同等級之64列層電腦斷層檢查儀,隨即加入服務市民大眾之行列。本檢查儀具有高速掃描與微細切層之能力,對於細小病灶與組織器官,均能有效的偵測與診斷。 64列層檢查儀亦有非侵入性心臟血管與動脈血管攝影的能力,能提供臨床醫師極佳的診斷參考。
l 寶石能譜電腦斷層掃描儀(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y)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領先各大醫學中心,最新引進寶石能譜電腦斷層掃描儀,是革命性的採用了珍貴「寶石」作為偵測器材質的機種。與傳統設備相比,新儀器可減低五成輻射量,讓民眾接受更好的醫療品質,準確度也能大幅提升。除此之外,還可以減少顯影劑對腎功能造成的負擔,對腎功能不佳者是一大福音。
藉由X光產生像彩虹一般的能量光譜,將每一張傳統影像分解成101張不同的能量影像,更能看見以前不容易發現的腫瘤病灶,提供醫師判別腫瘤性質以及鑑別的重要參考,對於精準醫療的訊息提供有絕對優勢。
寶石能譜電腦斷層掃描儀,是跳脫傳統思維,最具突破性診斷能力的利器。能提供醫師多種診斷資訊,包括:低劑量肺癌篩檢、準確量測心血管狹窄程度、評估頸動脈斑塊性質、金屬植入物假影去除、腫瘤鑑別及預後療效評估、區別各種結石決定治療方案等,讓民眾的醫療品質與世界接軌。
l 女性健康防治中心:
l 引進一流設備及師資,擴大專科醫師及醫事放射師的臨床經驗及專業視野。
l 引進全球最先進[3D數位乳房斷層攝影機]、[全自動導航乳房定位儀],及高頻乳房超音波導引的組織切片是乳房疾病的診斷利器。經由針孔大的微創手術,取得組織送病理檢驗。這不僅提供了精確的「早期診斷」,更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手術,及手術在乳房上留下永久的疤痕。
l 積極配合國健局乳癌篩檢計儀器與人員品管計畫,儀器與操作人員均通過嚴格的認證
l 榮獲承接「全民健康保險50-69婦女乳房攝影檢查」業務並年初榮獲「95年度乳癌防治績優醫療院所區域醫院組第一名」及獲選為「108-109年度乳房攝影示範醫院」的殊榮
l 提高市民婦女對乳癌之認知
l 科主任:陳韻正
l 主治醫師:陳慰宗 、李俊銘、李兆祥、蘇裕齡、周文進、魏境含、洪培堯、 杜錫杰
l 發展次專科領域:
包含消化系放射線學科、神經系放射線學科、胸腔暨心血管放射線學科、泌尿系放射線學科及介入性放射線學科、乳房影像學科。
l 提升醫療、研究總預算:
強力提高醫療服務品質以適應市場競爭需求
l 醫療、公衛服務:
u 在PACS影像的傳輸利因下整合後的放射線診斷科,更因儀器及人力之整合,有醫學中心之規模,具競爭優勢。
u 配合國民健康局執行乳房攝影篩檢,協助受檢婦女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l 獎勵研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