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免疫風濕科
衛教園地
風濕病可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喔!幾乎所有的人,從兒童、青年人、到老年人,都有可能成為風濕病的患者。目前已知的關節炎有一百多種,而最嚴重的幾種通常是以侵犯年輕人為主!據統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之中多多少少會因某種風濕病所苦。
在歐美國家,關節炎是造成殘障最重要的單一病因;單單美國一年因風濕疾病而付出的社會成本,約一千五百億美元,大約是全國生產毛額的2.5%,不可謂不高。
臺灣雖然沒有相關統計,但相信也不在少數,整個社會因此所付出之醫療及社會成本,也相當相當驚人!因此每個人都應當對這些疾病有所認識。
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目前對風濕病的成因已經越來越清楚。從最單純的,受傷引起的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新陳代謝異常引起的關節炎,到複雜多變的自體免疫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關節炎,而導致風濕病。
以下就常見的風濕病及自體免疫疾病作一簡介:
自體免疫疾病
關節炎與風濕病
紅斑性狼瘡
類風濕性關節炎
修格連氏症候群
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骨質疏鬆症
僵直性脊椎炎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硬皮症
肺病變與各種風濕病
痛風
過敏
氣喘
食物過敏
減敏治療
蕁麻疹
預防下一代產生過敏病
相關網路資源
* 所提供之資訊不能取代醫師治療及醫師與病患關係,
實際病情仍應與醫師詳加討論。*
自體免疫疾病
什麼叫作自體免疫疾病呢?打個比方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好像是保衛個體的國防軍隊一般,本來是用來防禦身體免於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抵抗力」。正常狀況下,免疫系統的運作是十分巧妙而複雜的:免疫細胞會製造出各式抗體來對抗入侵的細菌、病毒,把它清除掉,以維持身體的健康。但如果免疫系統的調控出了問題,變得「敵我不分」,反而製造出許多不正常的「自體抗體」,來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的細胞、組織,就會造成傷害,導致受到攻擊的器官產生慢性發炎、甚至喪失功能,這就是所謂的「自體免疫」現象。
紅斑性狼瘡就是一個典型的自體免疫疾病,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千奇百怪的症狀,也和免疫系統失序的程度有關。
關節炎與風濕病
什麼是風濕病、關節炎
為什麼會產生關節炎
醫師如何診斷風濕病
什麼是關節炎?什麼是風濕病?
關節炎就是關節組織的發炎反應。發炎的關節通常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發炎的程度,由極輕微到極嚴重都有可能,因此對於關節的活動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風濕病則是泛指所有骨骼肌肉系統的急慢性疾病,可以有真正的關節炎,也可以只是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韌帶、肌肉、滑液囊等)出了問題,是比較籠統的講法。
為什麼會產生關節炎?
關節炎的成因有許多種,從最單純的受傷引起的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新陳代謝異常引起的關節炎,到複雜多變的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關節炎都有可能。
粗略的分類,可分為以下十大類別的病因:
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有些關節炎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發生自體免疫現象而產生,這些關節炎往往只是全身性結締組織疾病的症狀之一。
血管炎
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
與感染有關之關節炎
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血液疾病有關的關節炎
骨骼及軟骨之病變
先天異常引起之關節病變
軟組織風濕症
與惡性腫瘤有關的關節炎
其他風濕病
醫師如何診斷風濕病
除了軟組織風濕痛及退化性關節炎外,關節痛或關節炎常為全身疾病之表徵;而風濕病的診斷與治療,更有賴於詳細之病史問診,仔細的理學檢查,必要時才輔以實驗室檢查。事實上,在當今之臨床各科當中,鮮有像風濕病學,這麼需要詳細之病史問診,及仔細之理學檢查。
風濕病之病史問診,對關節炎或關節痛,相當注意其發生部位、先後時序、對稱與否,發作時急性或慢性之分,有無明顯誘因如飲酒、陽光曝曬等;全身症狀如發燒、倦怠、體重、無力、有無食慾等等。除了骨骼關節系統之外,更需注意全身其他器官病症之有無,如皮膚、毛髮、口乾、眼乾、虹彩炎、腹痛、腹瀉、胸痛、氣促、四肢末梢麻木或燒灼感,病患的精神狀態,血液循環的狀況如雷諾氏現象、脈搏之強弱對稱,有無蛋白尿及血尿等。過去病史與個人史,也常和風濕病的診斷有關,如職場、職務、抽煙、喝酒、輸血、紋身、紋眉、肝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病史、產科史等。還有家族史,如風濕病或自體免疫疾病之詳情,也必須探究。其實70%的風濕病,經由詳細的問診即可診斷;風濕病失診、誤診的最大原因,即是病史問得不夠詳細正確。
詳細的理學檢查,如關節炎的程度,關節周邊組織有無發炎,皮疹之種類、部位、特徵,指甲病變、指甲褶旁微血管之觀察,心雜音,肺部哮喘音,後肺基底部之捻髮音,肌肉、神經系統之詳細檢查,也可提供一些訊息來幫助診斷。
由於免疫學及分子生物學的進步,風濕病之實驗室檢查可說日新月異,對於病因的探究、診斷分類、預後、病程追蹤、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助益,如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人類白血球抗原、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檢查等,檢查的選擇,須根據詳細的臨床資料,方不致於亂槍打鳥,但絕不可能取代翔實之病史及理學檢查。
因此,風濕病的診斷,如辦大案,對病史之問診及身體檢查必須翔實,觀察入微,輔以慎選之實驗室檢查,方可竟全功。
紅斑性狼瘡
什麼是紅斑性狼瘡
為什麼會產生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如何治療
紅斑性狼瘡患者該如何注意飲食起居
紅斑狼瘡患者可以懷孕嗎?
什麼是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引起的風濕疾病,身體的器官因為免疫系統的失調,而造成慢性的發炎。本病依照侵犯器官的範圍,及病因,又分為三種:
1) 全身性紅斑狼瘡
2) 盤狀紅斑狼瘡及
3) 藥源性紅斑性狼瘡
以全身性紅斑狼瘡在台灣最常見。
本病最常侵犯生育年齡的婦女,但是男性、小孩、老年人也有可能得到此症。
為什麼會產生紅斑性狼瘡
雖然我們已經知道,紅斑性狼瘡是因自體免疫反應所引起,但是真正引起自體免疫反應的原因,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目前的醫學研究知道個體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至少有以下幾個因素:
(1)遺傳因素:
目前已知可能和人類組織抗原HLA-DR2,HLA -A1-B8-DR3或C4補體基因缺損有關。某些種族特別容易得到紅斑性狼瘡,在美國夏威夷的流行病學研究中,中國裔、菲律賓裔及日裔者罹患此症的機會,比白種人高出四倍之多。遺傳學的研究也發現如果血親中已有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那麼家族其他成員得到本病的機會也較一般人為高。
(2)環境因素
最近的醫學研究顯示,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導致原本就有自體免疫遺傳傾象的人發病。另外,紫外線、壓力等也是常被提及會使本病惡化的一個因素。
(3)女性賀爾蒙
本病特別好發於生育年齡的婦女,服用含動情素之避孕藥或懷孕常使本病惡化,都顯示紅斑性狼瘡與女性賀爾蒙有密切相關。
(4)藥物
某些藥物會導致藥源性紅斑狼瘡,如hydralazine、phenytoin、procainamide等。
紅斑性狼瘡有什麼症狀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症狀千奇百怪,若千面女郎一般,每個人均不盡相同。有些人可能一發病,便侵犯重要的器官,如中樞神經、腎臟、心臟等,也有人終其一生只有輕微的關節症狀。以發生的頻率來說,約90%以上的人會有關節痛或關節炎,70-80%的人有皮膚紅斑或盤狀紅斑,40-50%有肋膜炎或心包膜炎,40-50%的患者會發生狼瘡腎炎,20-60%患者有中樞神經侵犯,約60%患者有白血球低下,20%患者會有血小板低下。
醫師如何診斷紅斑性狼瘡
目前醫師診斷全身性紅斑狼瘡,主要是採用美國風濕病公會於1982年修訂公佈的11項要點做為診斷依據。
這11項診斷要件如下:
1.臉頰紅斑,即蝴蝶斑。
2.圓盤狀紅斑狼瘡。
3.光敏感,曬太陽後,皮膚出現異於常人之嚴重反應。
4.口腔或咽喉潰瘍。
5.關節炎。
6.漿膜炎:包括心包膜炎或肋膜炎。
7.腎病變:每日尿蛋白總量超過0.5公克或尿液檢查出現細胞性圓柱體。
8.神經精神病變:抽搐或精神異常。
9.血液病變:如溶血性貧血、白血球偏低(少於4000/立方毫米)、淋巴球偏低(少於1500/立方毫米),或血小板偏低(少於100000/立方毫米)等。
10.免疫系統病變:如抗去氧核醣酸抗體(Anti-ds DNA)陽性、抗史密斯抗體(Anti-Sm)陽性、或狼瘡細胞(LE Cell)陽性反應、梅毒血清檢查(VDRL)偽陽性反應。
11.抗核抗體(ANA)陽性反應。
如符合上述11項要件的四項或四項以上,便可以確定診斷為全身性紅斑狼瘡。但有些患者出現的症狀不足四項,此時是否需投藥治療,則視侵犯器官及病況的嚴重度而定。
紅斑性狼瘡如何治療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個長期慢性的疾病,醫師通常會為患者擬定一個長期的治療計劃,以期能控制病情,又能儘量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及病情帶來的後遺症。治療成功與否,除了醫護團隊的合作外,患者能充份了解自己的病情、規則服藥,並儘量減少生活中使病況惡化的誘發因子也很重要。
藥物治療
藥物是紅斑狼瘡治療非常重要的一環,醫師會根據病情侵犯器官的不同及其嚴重度,來選擇適當藥物。常用來治療紅斑狼瘡的藥物有下列幾種:
(一)非類固醇消炎藥,簡稱NSAID
可用來治療關節炎、肋膜炎等較輕的發炎症狀。
NSAID使用最大的問題就是腸胃的副作用,還好最近已經有新一代選擇性的第二型環氧化脢(COX-2)抑制劑上市,胃腸的副作用較傳統的NSAID少得多,不過對於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必須審慎評估。
(二)抗瘧藥物
目前最常用的抗瘧藥物是hydroxychloroquine(Plaquenil®或Geniquin®)。臨床經驗顯示,抗瘧藥物對紅斑狼瘡的皮膚症狀、關節炎、及較輕的全身症狀均有相當不錯的療效,也可減少狼瘡復發的機率。
- 腎上腺皮質醇,即一般俗稱的「美國仙丹」或「類固醇」
腎上腺皮質醇是治療紅斑性狼瘡最重要的藥物。使用類固醇,就好像消防隊救火一般,在病況嚴重、內臟器官受損時,如狼瘡腎炎、神經系統狼瘡、狼瘡肺炎、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低下等,必須使用大劑量類固醇,甚至還會考慮加上大量靜脈注射類固醇脈衝療法,以求能儘快控制病情,待病況控制後再逐漸將類固醇劑量減至最低。
許多人認為服用類固醇會傷腎,其實是不對的。類固醇並不會傷腎,反而可以用來治療腎炎。類固醇本身是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長期服用的話,可能造成腎上腺功能受到抑制,此時若突然停藥,反而可能會造成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因此患者絕對不可以任意停藥,以免造成危險。醫師在病況控制之後,會慢慢為您減藥。
(四)免疫抑制藥物
免疫抑制藥物主要的作用,是抑制免疫系統的活性,達到控 制自體免疫疾病的療效。這一類的藥物,通常會和類固醇一起合用,一方面可以減少類固醇的用量,一方面對較頑固的病情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常用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移護寧(Imuran®,azathioprine)、愛得星(Endoxan®,cyclophosphamide)、環孢靈(Cyclosporine)、氨基甲基嘌呤(MTX,methotrexate)等。
紅斑性狼瘡患者該如何注意飲食起居
規則服藥,勿信偏方
遵循醫囑,規則服藥,是戰勝紅斑狼瘡最重要的一環。目前的醫療,已經可以將大部份患者的病情控制穩定,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服用偏方而延誤病情。如果您打算服用任何的營養補充品或健康食品,一定要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後,再開始服用。
充足休息,適當運動
紅斑狼瘡患者在病情活躍時,常會有倦怠疲勞的現象,此時應有充份的休息。除了晚間應睡足八小時以外,午間也可以小睡片刻,以補充體力。在病情穩定後,則應及早開始做適當運動。正確及足夠之運動,能使肌肉強壯,減少骨質疏鬆,關節活絡,使體能增加,可以說好處多多。要開始運動前,應和您的醫師討論適合您的運動。
少油多鈣
紅斑狼瘡患者因常需服用類固醇,不僅可能造成滿月臉、水牛肩等不正常的脂肪堆積,也因類固醇會增加骨質流失,抑制腸道對鈣質的吸收,而造成骨質疏鬆症。為了減少這些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患者飲食應儘量減少甜食及油脂的攝取,增加鈣質的補充,多吃牛奶、優酪乳、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含高鈣的食物。服用類固醇之患者,每日鈣的攝取,應達到1500毫克,若日常飲食不足此量,也可考慮適量補充鈣片。
時時防曬
紫外線是紅斑狼瘡惡化的重要因子,患者應時時注意防曬。平時應選用防曬係數(SPF)15以上之防曬產品,以杜絕紫外線之傷害。要避免曝曬於早上十點以後及下午四點以前的強烈陽光之中,如果要在戶外活動,除了擦防曬產品外,還應戴帽及穿長袖衣物隔絕陽光。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在戶外才會接觸到紫外線。室內的日光燈、滷素燈、及影印機的強光一樣有紫外線,所以即使是足不出戶,也應防曬。
慎選避孕方法
紅斑狼瘡患者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藥來避孕,以免病情惡化。子宮內避孕器常會增加感染的機會,也不是很好的選擇。紅斑狼瘡患者最好的避孕方法,是使用保險套。
紅斑狼瘡患者可以懷孕嗎?
目前的醫療,已經可使得大部份的紅斑狼瘡患者順利懷孕生子。但患者仍應了解,懷孕或產後有時仍會使紅斑狼瘡病情惡化,因此在病情活躍時,最好能避孕,待病情控制穩定後,再考慮懷孕。您可以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您目前是否適合懷孕。
類風濕性關節炎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為什麼會產生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所引起的慢性關節炎。它主要會造成病人的關節疼痛、腫脹、發炎,並進而侵蝕骨頭,使關節變形。除了侵犯關節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身體其它器官的發炎,可說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為什麼會產生類風濕性關節炎
在台灣,有將近十萬人口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其中有60%的患者是女性,主要的發病年齡在20~45歲間。
雖然我們目前並不了解,真正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但根據最近的研究顯示,身體的不正常免疫反應或發炎反應,都會造成關節的發炎和損傷。另外,也有研究顯示,遺傳也可能是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顧名思義,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關節的慢性發炎,主要侵犯週邊關節,如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造成病人的關節疼痛、腫脹,並進而侵蝕骨頭,使關節變形。除了侵犯關節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身體其它器官的發炎,因此可說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醫師如何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剛開始的時候,和許多疾病是很類似的,不論是在血液檢查,或是X光片都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要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臨床的經驗和技巧。
以下是美國風濕病醫學會所訂定的診斷標準
關節慢性發炎超過六個月以上
關節在早晨起床時會有僵硬的感覺,在活動一段時間之後僵硬的感覺會逐漸消失
在皮膚的表面會出現小結節
在X光片可發現關節骨骼的侵蝕
在血液中可發現一種自體抗體--類風濕因子
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治療
由於過去25年來醫學的進步,目前醫學已經可以有效地減輕病人的症狀,並可使病人受損的關節,回復到近乎正常的活動範圍。然而,目前卻無任何醫學方法,可以根治類風濕性關節炎。
為了達到成功治療的目的,醫師必須在病人的關節損害,到功能上無法恢復之前,就開始採取積極的治療。通常抗發炎藥是首先被考慮使用的藥,但根據各個病患病情的不同,有許多不同的藥也會被搭配著使用。常見的例如:methotrexate,抗瘧藥物hydroxychloroquine,sulfasalazine,intramuscular gold injection(金製劑),azathioprine及D-penicillamine。另外,低劑量的類固醇,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持關節的功能,及降低病情惡化的速度。而如果有關節以外器官的侵犯時,則必須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除此之外,適當的冷敷、熱敷、及運動也可以有效降低疼痛,保護並增進關節的活動功能。
最好的治療需要全盤的整合,包括病人本身的教育,風濕免疫科 醫師、復健科醫師、職能治療師、以及骨科醫師之間的通力合作。對於病情嚴重的病患,適時地由骨科醫師進行全關節置換術,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的活動能力及生活品質。
民間流行的傳統治療如推拿、按摩、拔罐等方法,操作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及了解,反而時常加重病情、延誤治療的黃金時間,使得關節產生功能上無法恢復的損害。之後即使再接受正規的治療,也無法完全恢復。正確的處置方法,是在正規的風濕免疫科或復健科醫師診察後,由醫師本人,或指定專業的復健師,進行正確的復健治療。
至於成份不明的草藥或藥丸,時常被摻雜有過量類固醇成份,如果長期濫用,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許多草藥的療效不確定,副作用不明,時有無法預期的不良反應發生。事實上在目前正規的治療方面,已有許多效果良好的藥物可供選用,根本毋需用自己寶貴的身體,去冒未知的風險,千萬不要嘗試以免後悔莫及.更不要介紹他人服用或傳播偏方,真正真心的協助是儘快就醫,才能在最短時間內和最小影響下控制病情。
修格連氏症候群
什麼是修格連氏症候群
為什麼會產生修格連氏症候群
修格連氏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修格連氏症候群
證明眼睛乾燥之試驗
檢查唾液腺分泌減少之方法
修格連氏症候群如何治
預後
什麼是修格連氏症候群
修格連氏症候群俗稱乾燥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自體免疫疾病,主要以破壞人體的外分泌腺(如淚腺、唾液腺)為主。患者的外分泌腺在受到淋巴細胞侵犯後,產生慢性發炎,於是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細胞,慢慢被淋巴細胞取代,因而逐漸喪失腺體分泌的功能。
1933年瑞典的亨利.修格連醫師首先在醫學文獻上提到,有一些慢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同時也有眼睛乾燥及口腔乾燥的症狀,這些症狀其實是全身病變的表徵。之後世界各地便陸續有醫師發表類似的病例。在這些病患的血液中,常可以檢驗到一些不正常的自體抗體,如抗核抗體、類風濕性因子等。
為什麼會產生修格連氏症候群
修格連氏症候群好發於中年婦女,男女之比為1:9,發病年齡通常在30-50歲,小孩罕見此病。大部份的修格連氏症候群多被忽視而未有確切診斷,據估計在美國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和全身性紅斑狼瘡相當;台灣未有正式統計,臨床應仍有許多未被診斷的病例,故應該注意此種疾病之存在。有些病患會合併有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全身性進行性硬化症、及多發性肌炎等。
雖然我們目前並不了解,真正引起修格連氏症候群的原因,但根據研究顯示,修格連氏症候群之病理表徵,主要是淋巴細胞在外分泌腺或其他組織的浸潤。這些淋巴細胞主要為CD4幫助性T淋巴球;B淋巴球約佔20%,導致血清免疫球蛋白之增加。患者的外分泌腺在受到淋巴細胞侵犯後,產生慢性發炎,於是具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細胞,慢慢被淋巴細胞取代,因而逐漸喪失腺體分泌的功能。另外,也有研究顯示,遺傳也可能是造成修格連氏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修格連氏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眼睛:患者常會有眼睛乾澀、異物感及灼熱感、發癢、模糊、發紅或畏光,眼睛容易疲勞等症狀。由於淚液分泌不足,引起慢性乾燥性角結膜炎,甚至角膜潰瘍。但有時患者配戴隱形眼鏡,或服用抗組織胺、利尿劑或精神病等藥物,也會造成眼乾,須加鑑別診斷。
唾液腺:口腔內唾液減少,稱為乾口症,其症狀包括:吞食乾物困難、味覺改變、口灼感、蛀牙增加、假牙難戴、胃食道逆流,導致睡眠不佳,口生黴菌等。患者因為唾液腺分泌不足,除了會感覺口乾舌燥之外,咀嚼及吞嚥乾燥的食物,如餅乾及蛋黃等,也會有困難。有的人需要用湯拌飯,或一邊吃東西一邊喝水,才吃得下去。說話時,也會因為口乾的關係,而沒辦法一口氣說很久,必須頻頻喝水潤喉。有的人因為口乾,連半夜也需要起來飲水。患者的牙齒,也會因為唾液不足、口腔清潔不易,而容易崩壞蛀蝕。
呼吸器官:氣管及支氣管分泌黏液的腺體遭到破壞,導致氣管乾燥,因而容易有慢性咳嗽、感冒不易痊癒的情形。有些人還會侵犯到肺部,造成間質性肺炎。
生殖器官:陰道乾燥。
消化器官:胃部也可能會受到侵犯,產生萎縮性胃炎,長期胃酸分泌不足,而有消化不良的情形。也有少數的患者,會合併有肝臟的問題。
其他器官:除了有外分泌腺器官會受影響之外,也可能侵犯到其他的器官,像間質性腎炎,血管炎,及神經病變等。
修格連氏症候群尚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續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常伴隨、或在其他結締組織疾病之後發生,如類風濕關節炎及全身性紅斑狼瘡等。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除了乾燥症之外,也常見腺體以外病灶之症狀,包括:關節痛或關節炎(60-70%),雷諾氏現象 (35-40%),食道功能異常(33-35%),淋巴腺腫大(15-20%),血管炎 (5-10%),肺病變(10-20%),腎病變(10-15%),肝病變(5-10%),周邊神經炎(2-5%),肌肉炎(1-2%),淋巴瘤(5-8%)。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之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之症狀與好發部位相同,惟症狀較輕,且不會引起關節軟骨之侵蝕。
醫師如何診斷修格連氏症候群
原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之診斷條件如下:
1.Schirmer試驗或Rose bengal染色證實。
2.乾口症以核醫唾液腺掃描或唾液腺切片證實。
3.血清免疫之異常現象:如類風濕性因子,抗核抗體,或SSA抗體及或SSB抗體。
續發性修格連氏症候群之診斷條件如下:
1.口乾
2.眼乾
3.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為類風濕關節炎)。
除了根據臨床症狀,來判斷眼乾、口乾的程度之外,醫師還會安排一些檢查,來測定淚腺及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必要時還會安排唾液腺的切片檢查,以瞭解唾液腺中淋巴球浸潤的情況。另外也會安排血液的檢查,看看是否有自體抗體的存在。綜合以上各項結果再下診斷。
證明眼睛乾燥之試驗
1. Schirmer試驗:以濾紙貼於下眼瞼,置放一段時間後測其濕潤程度。若五分鐘之後,小於5厘米,則為淚液減少之表徵,但其偽陽性及偽陰性率皆達15%。
2. Rose bengal染色試驗:以Rose bengal染劑,滴在眼睛上,因為乾燥而被破壞之角膜或結膜表皮細胞會被染上顏色,由此可知確有乾眼症,但其偽陽性及偽陰性率皆為5%。
檢查唾液腺分泌減少之方法
1. 置乾紗布於口內,測量其前後乾濕重量的差別。
2. 唾液腺X光造影,過程較為疼痛不舒服。
3. 唾液腺之核醫掃描。
4. 下唇邊唾液腺切片之淋巴細胞計數。
必須注意的是,臨床上有一些情況,例如老化,抗組織胺、利尿劑、抗憂鬱劑等藥物的使用,腮腺炎,鼻過敏,糖尿病,類肉瘤,甚至血液惡性腫瘤的侵犯等,也可以引起口乾的症狀,應注意排除這些原因。另外,C型肝炎所引起之混合性冷凝球蛋白病患,也常會伴隨有乾燥症,不過其症狀較輕,且通常不具有SSA或SSB抗體。
修格連氏症候群如何治療
修格連氏症候群的患者,必須長期追蹤治療,以免病況持續,甚至惡化。
眼乾:須經常補充人工淚液,以防止併發症產生。避免長時看書、看電視,或面對冷暖氣出風口或窗口,而使淚液容易散發。
口乾:口乾的治療比較困難。藥物對於唾液腺功能的改善效果有限,但一些會刺激增加唾液分泌的食品,如無糖口香糖、無糖檸檬水、或維他命C嚼片等,會有一些幫忙。另外口乾的患者,比較容易有蛀牙,所以吃東西後,一定要勤刷牙,以確保口腔衛生。
藥物:每個病患病情不同,所需要服用的藥物也有所不同。醫師會視病況的程度,處方具免疫調節作用的抗瘧藥物,如伯勞奎寧(hydroxychloroquine, Plaquenil®或Geniquin®),口服腎上腺皮質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
預後
修格連氏症候群通常是一個比較良性的自體免疫疾病,一般不影響正常壽命,但是外分泌腺不足所引起的各種乾燥症狀,會使生活品質降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修格連氏症候群也可能是其他較嚴重的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的早期症狀;而修格連氏症候群的患者,發生惡性淋巴瘤的機會,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修格連氏症候群病患較易罹患癌症或腫瘤,其發生淋巴腫瘤的機會,為同年齡層之44倍。淋巴腫瘤在修格連氏症候群病患身上的發生率,約為5-8%。在發生淋巴腫瘤之前,可能會先有單株免疫球蛋白增高或消失的現象,或類風濕因子降低或消失,或免疫球蛋白過低;而臨床上可能看到淋巴腺腫大,肺部浸潤,腎功能不全,紫斑,或白血球減少。此等病患預後需特別注意。
骨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什麼是骨關節炎
為什麼會產生骨關節炎
醫師如何診斷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如何治療
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就是所謂的退化性關節炎,它是所有關節炎中最常見的。目前在美國有大約一仟六佰萬人罹患骨關節炎。通常骨關節炎好發於中年或老年人,在頸部、背部、膝蓋、及髂骨等主要負重的關節上,出現退化性關節病變。幾乎所有超過75歲的老年人,至少都有一個關節發生骨關節炎的變化。
其實,據統計在70歲以上的老人當中,有70%的人在X光片上,可以看到骨關節炎的變化,但卻只有約一半的人會產生不舒服。年輕族群當中,女性則比男性容易得到骨關節炎。另外,骨關節炎也容易發生在過去曾經受傷、發炎、感染、承受過重壓力、或使用過度的關節上。患有骨關節炎的病人,會有關節活動上的限制和困難。
為什麼會產生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的退化所致。而造成軟骨退化的原因很多,有部份的骨關節炎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特殊基因上的缺陷,會使得體內合成軟骨組織所需要的胺基酸組成發生改變,進而使得軟骨組織容易提早退化,造成骨性關節炎。故目前醫學的研究重點,即是著重在了解這種基因上的缺陷,對軟骨細胞會造成何種生化上及功能上的改變。這些努力,將有助於了解骨關節炎的形成原因。
醫師如何診斷骨關節炎
由於骨關節炎相當常見,因此病患如果有持續性的關節疼痛,就必須考慮骨關節炎的可能性。而骨關節炎也可由身體理學檢查、X光檢驗來獲得診斷。除此之外,骨關節炎也可和其它關節炎,同時發生在同一個關節上。
骨關節炎如何治療
骨關節炎的治療,包括藥物與非藥物兩大類治療方法,這兩種方法都可有效地解除病人的關節疼痛,並改善關節的活動性。
藥物的治療:首先是給與鎮痛劑(如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
類的鎮痛解熱劑(如ibuprofen、naproxen sodium等)。另外也
可根據病情的需要,間歇性地給病人注射類固醇。
非藥物的治療:包括病人的教育、關節的復健運動(藉以增加關節
的活動性和強度)、降低該關節的承擔重量、以及給予適當的冷、
熱敷物理治療。
如果關節已經破壞到相當嚴重的程度,為了減低關節疼痛,重建關節的活動性,骨科手術則是必要的治療方式。
骨質疏鬆症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為什麼會產生骨質疏鬆症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骨質疏鬆症
醫師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如何治療
如何選擇食物來預防骨質疏鬆症
中國人常見食物鈣含量表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的密度減少,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不過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容易發生骨折;像是停經的婦女,或是年紀大的人產生骨折,主要都是因為骨質疏鬆症所造成。其好發的骨折部位包括髖關節、腕關節、及脊椎等,會導致疼痛及變形,對於日常生活,乃至於整體國家經濟生產力,皆影響甚鉅。
為什麼會產生骨質疏鬆症
人體骨質通常在三十五歲以後,開始會有少量的流失;一些醫療上或是日常生活飲食作息的不當,會加速骨質流失,造成年紀輕輕,即有骨質疏鬆的情形。一些骨質原本不多的婦女,也容易有骨質疏鬆症,停經、或像是卵巢切除,更會造成骨質加速流失。由於女性的骨質,原本就比男性少,導致骨質疏鬆症好發於停經後的女性,進而使腕部、脊椎及髖關節等處容易發生骨折。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骨質疏鬆症
在美國,約有兩千五百萬的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年紀大於45歲的婦女當中,約1/4有骨質疏鬆症,大於75歲者,比率則增加為2/5。
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包括:
較早停經
過度飲用酒精或咖啡
抽煙
月經週期不規則
類固醇的長期使用
有甲狀腺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
長期飲食缺乏鈣質,尤其是在青春期時
脊柱側彎
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者
醫師如何診斷骨質疏鬆症
用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測定或核子醫學掃描,可以知道骨質密度有無偏低。
骨質疏鬆症如何治療
1. 適當的鈣質攝取和負重運動
預防勝於治療!青春期或是年輕成年婦女,可以藉由適當的鈣質攝取和負重運動,來儲存骨本,以減少以後骨質流失時,發生骨折的機會。成年後,也要持續補充適當的鈣質及維他命D,來維持健康骨質。
2. 荷爾蒙補充
在停經早期,女性服用動情素,可預防停經後的骨質流失。如果子宮沒有問題,也必須服用黃體素。動情素補充療法,可以預防停經後骨質的流失,而且對於已經有骨質疏鬆症、或骨質密度偏低的女性,也可以預防骨折。不過現今由於荷爾蒙補充療法,有致癌的疑慮,
因此要妥善使用在適當的對象,而且必須在嚴密、規則性的監督下進行。
3. 其他藥物療法
如果有骨質疏鬆症的停經後女性,不能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的話,可以用bisphosphonate(Alendronate®或Etidronate®)或calcitonin來預防骨質的流失。
4. 非藥物療法
下肢運動,如走路,和背部伸展運動,也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來預防跌倒和骨折。至於脊椎骨折,首先必須休息、服用疼痛解除劑、及使用背架和復健。
5. 新興的治療方法
其他可能的療法,包括維他命D補充、氟化物、以及副甲狀腺素注射,還在研究中。
如何選擇食物來預防骨質疏鬆症
除了成長中的兒童及青少年,必需注意飲食鈣質的補充外,成年人對鈣質的需求也是不斷的。年輕時適量的鈣質攝取,加上正確的運動,可以增加骨本,進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衛生署對於我國成年女性,每日建議鈣質攝取量是700毫克,成年男性每日的建議鈣質攝取量是800毫克;但如果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或是正在長期使用易導致骨質流失的藥物,如腎上腺皮質醇、 抗癲癇藥物等,那麼每天鈣質的攝取量,應達到1200至1500毫克。更年期及停經後的婦女,每天的鈣質攝取量,也應達到1200至1500毫克。
我們每天的食物當中,乳類食品如牛乳、乳酪、優酪乳等,均含有豐富的鈣質。其他如魚類、生蚵、蚌類、排骨(烹調時加一點醋,更能夠使鈣質釋放出來),也是豐富的鈣質來源。而素食者,則可以從豆腐(因為在製造過程中,加入了鈣化合物)、海藻、紫菜、芝麻、及深綠色蔬菜中,來攝取足量的鈣質。
中國人常見食物鈣含量表
鈣含量 | 大於200毫克 ﹙每100公克﹚ | 50-200毫克 ﹙每100公克﹚ | 小於50毫克 ﹙每100公克﹚ |
奶類 | | 鮮奶 | |
肉、蛋類 | | 蛋類 | 牛肉、鴨肉、雞肉、螃蟹、豬肉、內臟 |
水產類及其製品 | 吻仔魚、田螺、小魚乾、蝦米扁魚乾、鹹海蟹、蚵乾、蛤蜊 | 烏賊、蝦、蚵、魚翅、鹹海蟹、鮑魚、魚鬆 | 鯉魚、魚丸、白帶魚、虱目魚、吳郭魚、蛙、九孔、海參、旗魚 |
五穀根莖類 | | 加鈣米 | 麥、小米、玉米、稻米、麵食、馬鈴薯、芋頭、甘藷 |
豆類及其製品 | 黑豆、黃豆、豆皮、豆腐乳、豆鼓 | 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豆腐、紅豆、綠豆、皇帝豆、刀豆、毛豆、豌豆、蠶豆 | 豆漿、菜豆 |
蔬菜類 | 髮菜、紫菜、鹹菜乾、九層塔、金針、芥藍菜、莧菜、高麗菜乾、高麗菜蕊、木耳 | 芥菜、香菇、海藻、海帶、菠菜、蕃薯葉、空心菜、油菜、韭菜、白蘿蔔、榨菜、雪裡紅、茼蒿、笎荽、蔥、蒜 | 苦瓜、茄、筍、蘿蔔、辣椒、胡瓜 |
水果類 | | 橄欖、龍眼乾、葡萄乾、紅棗、黑棗、木瓜糖 | 柑、蘋果、葡萄、香蕉、楊桃、香瓜、梨、鳳梨、文旦、西瓜 |
其他 | 黑芝麻、白芝麻、黑糖、紅茶包種茶、健素糖 | 花生米、瓜子、杏仁、乾蓮子、腰果、棗子 | |
僵直性脊椎炎
什麼是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如何治療
預後
什麼是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個慢性的脊椎關節發炎性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之年輕男性,但女性也可能得到此疾,只是病例較少,且病情較輕。在台灣的盛行率,估計約佔全人口的 0.5-1%。
僵直性脊椎炎有什麼症狀
典型的僵直性脊椎炎為慢性下背痛,合併有晨間脊椎僵硬,及活動範圍受限。這種背痛在休息時更明顯,尤其以早晨剛起床時最為嚴重,通常超過一個小時。嚴重時,病人甚至會在半夜,因為痠痛及僵硬感而醒過來。這種背痛及晨間僵硬的現象,在活動過後症狀往往會減輕。
醫師如何診斷僵直性脊椎炎
僵直性脊椎炎的診斷,主要是經由詳細的病史詢問,根據臨床症狀,配合理學檢查,及放射線或核醫攝影(必須要看到有兩側薦腸關節炎),必要時檢查病人白血球之 HLA-B27抗原,一起綜合判斷來診斷。
僵直性脊椎炎如何治療
病人教育: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程,通常是慢性、反反覆覆的,因此,充份配合追蹤治療是最基本的。病人睡覺時宜平躺或趴睡,枕頭低一些,床板硬一點,鋪約五公分厚之軟墊。
運動及物理治療: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減輕疼痛,保持脊椎活動範圍,並改善生活品質。運動的選擇,以能夠活動關節,但不劇烈碰撞、衝擊關節的運動為宜,如柔軟體操、游泳等都是很好的運動。少數固定姿勢、不活動脊椎的運動(如騎自行車),及劇烈碰撞的運動(如拳擊)則應避免。維持正確的姿勢也很重要,應避免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不動(如久坐),多做伸展運動,及伸張脊椎的運動,以預防脊椎的變形。
藥物治療:醫師會根據病情,處方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與免疫調節藥物。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的作用在減輕疼痛,使病人能多做運動,並改善生活品質。免疫調節劑方面,最常用到的是sulfasalazine,病情較嚴重者,還可能合併使用MTX。這些藥物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
外科手術:對脊椎嚴重變形的病人,可以手術改善關節功能及矯正姿勢。
預後
整體而言,僵直性脊椎炎的預後是相當良好的,一般並不影響壽命。控制得宜的話,90%的病人仍然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如何治療
什麼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依據中央健保局的統計,風濕病在基層醫療門診之人次居第三位,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及腸胃道疾病;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是臨床上,一般門診最常見之疼痛症,但卻常被忽略。門診常見許多緊張性頭痛、背痛,事實上都有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特色是局部肌筋膜之疼痛,通常具有激發點,若觸及此激發點,則可引起典型之轉移痛。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有什麼症狀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激發點處,通常可發現有局部之痛點及繃緊之肌束,有時在觸壓時,可引發局部之抽動。
有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病患僅有局部之酸疼,但有些病患卻更伴隨有自主神經的症狀,如耳鳴、流淚、眩暈、心悸等。有時病患的主訴為手麻、腳麻,疼痛反而不厲害,使得臨床上更加容易混淆。急、慢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之胸痛,被診斷為心肌梗塞、或狹心症亦時有所聞。而腹部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也有以便秘或腹瀉表現,甚至症狀酷似急性腹症皆有可能。另外有些病患可能伴有失眠、焦慮,有可能被診斷為焦慮症、慮病症、憂鬱症,長久治療卻不見起色,甚至更多病人可能被作了許多不必要之檢查。
一般辦公室工作者,易罹患有頭頸部、腰部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勞動者易患有急、慢性之背痛,絕大多數為背部或臀部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但常被誤診為長骨剌、或椎間盤脫出。許多老年人會膝蓋痛,無法蹲下,常見之原因之一,即為下肢肌肉之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而已有關節病變的患者,更容易合併有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若不察而一昧加重消炎止痛劑,非但效果不彰,反而更容易引起副作用。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如何治療
通常以局部治療,加上患部肌肉軟組織之被動伸張,即可大幅改善症狀。局部治療,包括冷敷,或以lidocaine、生理食鹽水、甚或空針針尖,作激發點的局部注射。避免姿勢不良及反覆局部之使力,維持良好的體能,睡眠充足,及適當運動,尤其是患部肌肉軟組織之被動伸張運動,是避免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反覆再發的最佳方法。
硬皮症
什麼是硬皮症
為什麼會產生硬皮症
硬皮症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硬皮症
硬皮症如何治療
什麼是硬皮症
硬皮症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於18世紀首度提出。顧名思義,就是「皮膚變硬」,最主要是由於皮膚裡面膠原沈澱增加所引起。
硬皮症侵犯女性大於男性,大人多於小孩。每年每百萬人當中,約有10~20個新病人。五年存活率約為60~70%;肺臟、心臟和腎臟的傷害,是最常引起嚴重併發症與死亡的原因。很多病人會因為關節破壞或手指潰瘍,而影響手部正常功能。
為什麼會產生硬皮症
大部份病例引發原因仍不明;然而,少部份硬皮症或硬皮症樣的病例,是因為暴露於特定毒素,或是與骨髓移植併發症有關。硬皮症沒有傳染性,和遺傳也無關。系統型硬化症,與免疫系統的細胞過度活化--尤其是纖維母細胞--有關,並會引起血管內皮傷害,導致皮膚和內部器官膠原沈澱增加,加速產生結痂組織。
硬皮症有什麼症狀
硬皮症有兩種型式:
局部型硬皮症:侵犯皮膚和肌肉骨骼系統。
系統型硬化症:會合併內部器官的傷害,包括皮膚、肺臟、心臟、腎臟的結痂和血管傷害。它可使胃腸道的收縮蠕動減慢,並引起關節炎,也可合併有肌肉發炎、眼睛乾和嘴巴乾。大部份硬皮症患者的手腳,於溫度低時會誘發小血管痙攣收縮,產生所謂的「雷諾氏現象」。系統型硬化症有廣泛之皮膚侵犯者,也較常合併嚴重的內部器官傷害。
醫師如何診斷硬皮症
硬皮症的診斷,主要由臨床病史和理學檢查的發現,並依循美國風濕病學會訂定的診斷條件來確立診斷。另外,血液檢查、放射線和肺功能檢測,可以幫忙瞭解內臟器官受到侵犯的程度和嚴重度。
硬皮症如何治療
硬皮症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但可以用藥物來控制病情的惡化。colchicine,pentoxyphylline,D-penicillamine是常用的免疫調節藥物,有不錯的療效。至於雷諾氏現象,可用鈣離子阻斷劑幫助血管擴張;胃食道逆流可以用抗酸劑或氫離子阻斷劑治療;另外,物理和職能治療也可以減少關節的變形和功能的退化。
肺病變與各種風濕病
各種風濕病雖然有其特定侵犯的組織或器官,基本上仍然是屬於全身性疾病;而肺部是身體內血流相當充沛,且是維持生命相當重要的器官,所以各種風濕病常會併發種種的肺病變。
其中常見的,如硬皮症及皮肌炎(或多發性肌炎)合併的間質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tis)及肺部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s),紅斑性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的肋膜積液(pleural effusion),混合型結締組織疾病、紅斑性狼瘡、及硬皮症合併的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及紅斑性狼瘡合併的肺動脈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等。
較少見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及肺動脈炎(pulmonary arteritis),紅斑性狼瘡及Goodpasture’s症候群併發的肺出血(pulmonary hemorrhage),韋氏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或類肉瘤症(sarcoidosis)合併的肺病變等等。
在臨床上,間質性肺炎及肺部纖維化會有逐漸惡化的呼吸困難,尤其是耗費體能的活動時,以及乾咳。肋膜積液可能會有胸痛、呼吸困難等。肺動脈高壓,則可出現缺氧性胸痛、右心衰竭、暈厥等症狀。肺動脈栓塞,則是呼吸困難,伴隨有胸痛或咳血等。由於症狀類似,主要都是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所以診斷上除了病史、理學檢查外,還需藉助核子醫學掃描(發炎掃描、通氣/血流灌流掃描)、高解析度電腦斷層、與一些實驗室檢查。
另外,由於風濕病常合併使用各種免疫調節藥物,所以在考慮原發疾病合併肺病變的病因外,也要評估藥物引發肺病變的可能性。治療上,仍然是以免疫調節藥物及類固醇為主,治療控制原發疾病為目的。再依病情需要,加上消炎止痛藥、抗凝血藥物等其他藥物,或補充氧氣、外科手術等其他治療。
腎病變與各種風濕病
風濕病其實在台灣基層醫療甚為常見,民國86年即已躍居門診第三常見的疾病。這些風濕病會引發各種腎病變,不過隨著診斷與醫學的進步,只要及早正確治療,大多數的腎病變皆可緩解。
目前利用特殊抗體的檢查,也可幫助臨床醫師作迅速而正確的判斷。如抗核抗體,抗中性白血球細胞質抗體(ANCA),抗腎絲球基底膜抗體,抗牛心脂抗體等之測定,皆有助於鑑別風濕病病患腎病變之原因。
而用於風濕病治療的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金製劑,D-penicillamine等,也可能導致腎病變,尤其中國人偏好的中草藥,亦會造成中草藥腎病變,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而死亡。
因此,對於風濕病與腎病變正確的認知,將有助於:早期診斷相關風濕病,早做正確的治療,俾使腎病變早日緩解。腎病變的嚴重度,也可作為所屬風濕病活動性與預後之參考。另外,腎病變的發生,也提醒醫師應該評估,是否為風濕病治療藥物(包括中草藥)之副作用。
痛風
什麼是痛風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痛風
痛風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痛風
痛風如何治療
中國人常見食物普林含量表
什麼是痛風
自古以來,許多帝王將相都受過痛風之苦,所以痛風又稱為「帝王病」。痛風好發於中年男性及停經後的女性,男性居多,女性患者只佔所有病例的10%,有遺傳及家族傾向。
痛風是因為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或是腎臟排出尿酸的功能障礙,導致血液中尿酸過高,而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發炎、疼痛、腫脹、及變形。尿酸是尿酸鹽的一種型態,也是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副產品,不過富含普林成份的食物,同樣也含有尿酸。血中尿酸的濃度愈高,持續的時間愈久,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愈大。但是,並非所有尿酸高及有關節炎的人,皆有痛風;因此,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
正常人血中的尿酸值約為7.0mg/dl,國人約有15%的成年人尿酸值偏高;常喝酒的人,尿酸偏高的比例,甚至超過50%。在近十年來,由於經濟進步、營養過剩,痛風發生率也有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痛風
痛風有遺傳及家族傾向:
遺傳: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其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為一般人的十倍左右。
性別:一般男性較女性易患痛風,但女性停經後,痛風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年齡:痛風好發於40-60歲的中年人,但有日趨年輕化的趨勢。
肥胖:體重過重者,體內尿酸值通常較高,因肥胖者容易出汗,而使小便量減少,尿酸結晶便沉積於體內而易患痛風。
飲食: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喝酒過量,均容易增加尿酸的生成,而增加罹患痛風的機會。
痛風有什麼症狀
急性痛風:常發生於半夜,患部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等都可能發生,此時80%的患者血中尿酸值均偏高。
慢性痛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結晶的沉澱,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為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中,會造成慢性痛風關節炎,甚至侵蝕骨頭,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也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醫師如何診斷痛風
急性痛風時,藉由典型的臨床症狀,配合血中尿酸檢查,大致可診斷痛風。不過,並非所有尿酸高及有關節炎的人,皆有痛風;因此,正確的診斷有賴於關節液的檢查。必須在顯微鏡下,看到中性白血球吞噬尿酸鹽結晶,才能確立診斷,並且和其他關節炎作區別。
痛風如何治療
痛風的一般處理原則,乃在控制其急性及慢性的發作,並預防痛風石的沉積,其治療以藥物及飲食為主。
藥物治療:急性痛風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及秋水仙素,有消炎、止痛的作用;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則以抑制尿酸形成,或促進尿酸排泄為主。使用秋水仙素,可能有腹瀉的副作用,減輕藥量即可使腹瀉好轉,故不用擔心。
運動:劇烈運動會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小便排出量隨之減少;而運動後身體所產生的乳酸,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故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的運動。
多喝水:每天喝3000-4000cc以上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
避免攝取高普林類食物: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乾豆類、香菇、養樂多、發酵乳、胚芽類等,都是高普林類的食物,應儘量少吃,以減少尿酸的形成。
避免喝酒:酒在體內代謝過程中會增加尿酸生成,減少尿酸排泄,故應儘量避免喝酒。
烹調少油:根據實驗,多量脂肪有抑制尿酸鹽排出的趨勢,並易促使症狀復發,故烹調食物,油應適量。
體重控制:儘量維持體重於標準範圍內,體重過重時應慢慢減重,每個月以減輕一公斤為宜,但急性發病期不宜減重。
中國人常見食物普林含量表
普林含量 | 0-25毫克 ﹙每100公克﹚ | 25-150毫克 ﹙每100公克﹚ | 150-1000毫克 ﹙每100公克﹚ |
奶類 | 各種奶類及乳製品 | | |
肉、蛋類 | 各種蛋類、豬血 | 雞肉、瘦豬肉、牛肉、羊肉、雞心、雞肫、鴨腸、豬腰子、豬肚、豬腦 | 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小腸、牛肝 |
水產類及其製品 | 海參、海哲皮 | 黑鯧魚、草魚、鯉魚、紅鱠、秋刀魚、鱔魚、鰻魚、旗魚 | 白鯧魚、鰱魚、烏魚、白帶魚、虱目魚、吳郭魚、四破魚、鯊魚、吻仔魚、海鰻、沙丁魚、小魚乾、扁魚乾、小管、草蝦、牡蠣、蛤蜊、蚌蛤、干貝 |
五穀根莖類 | 米、麥、米粉、冬粉、麵線、通心粉、麥片、玉米、馬鈴薯、芋頭 | | |
豆類及其製品 | | 綠豆、紅豆、花生、豆乾、臭豆腐、油豆腐、豆腐、豆漿、味噌 | 黃豆、麥芽、發芽豆類 |
蔬菜類 | 白菜、菠菜、莧菜、芥蘭菜、高麗菜、芹菜、花椰菜、韭菜、韭黃、苦瓜、小黃瓜、冬瓜、絲瓜、胡瓜、茄子、胡蘿蔔、蘿蔔、青椒、洋蔥、蕃茄、木耳、豆芽菜、醃菜類 | 青江菜、茼蒿菜、九層塔、四季豆、皇帝豆、豌豆、洋菇、鮑魚菇、海帶、筍乾、金針、銀耳 | 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 |
水果類 | 各類水果、葡萄乾、龍眼乾、果凍 | | |
其他 | 動物油、植物油、瓜子、糖果、蜂蜜 | 腰果、栗子、蓮子、杏仁、枸杞 | 肉汁、濃肉湯(汁)、雞精、酵母粉 |
過敏
過敏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之一,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對原本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時,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就病理上而言,可分為四種型態:
第一型過敏反應 : 由免疫球蛋白E媒介
第二型過敏反應 : 由抗體媒介
第三型過敏反應 : 由免疫複合體媒介
第四型過敏反應 : 由細胞免疫媒介
過敏的症狀,可以從輕微的眼睛、皮膚發癢,流鼻水,打噴嚏,到嚴重的氣喘發作,甚至因過敏性休克而致命都有可能。
氣喘
什麼是氣喘
為什麼會產生氣喘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氣喘
氣喘有什麼症狀
氣喘如何治療
如何避免居家過敏原
什麼是氣喘
呼吸時,當某些刺激物或過敏原如香煙、灰塵、花粉等,隨著空氣進入呼吸道,使得氣喘病患特別敏感的呼吸道,產生痙攣收縮,造成呼吸困難,這就是氣喘的發作。
造成呼吸道狹窄的三個主要因素為︰
呼吸道內皮發炎紅腫
呼吸道肌肉攣縮
呼吸道分泌過多粘液
為什麼會產生氣喘
氣喘的病因雖然很多,但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便發病的氣喘,異位性體質-也就是過敏體質-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過敏體質的人,若反覆接觸過敏原,如家塵螨、動物皮屑、花粉、黴菌等,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被「致敏化」,若再經過感染等因素的刺激,便會導致下呼吸道慢性發炎,而產生氣喘。這個慢性發炎如果是發生在上呼吸道,就會產生過敏性鼻炎;若發生在眼睛,則是過敏性結膜炎;若是皮膚,則為異位性皮膚炎。所以有異位性體質的氣喘患者,也常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或皮膚過敏。
什麼人比較容易有氣喘
氣喘發作的真正原因不明,體質佔一部份因素。雙親中若有人有氣喘,小孩就可能被遺傳。但也可能有不同的遺傳方式,例如一家人中有人得氣喘,有人是過敏性鼻炎,有人則是異位性皮膚炎等。基本上,過敏體質可以傳給下一代或是隔代遺傳,因此父母親沒有,並不一定就不具過敏體質。另外,懷孕或孩提時,長期暴露在抽煙或污染的環境中,也會增加致病的機率。
氣喘有什麼症狀
氣喘的症狀,包括高頻率呼吸哮鳴聲,咳嗽、有時有痰,呼吸急促,胸悶,胸部有緊縮感,有時會打噴嚏、流鼻水。症狀因人而異,每次不盡相同。
誘發氣喘發作的因素,包括:感冒,抽煙(包含二手煙),劇烈運動,吸入過敏原如塵螨、黴菌、花粉等,以及空氣污染。另外像溫度及氣候的改變,化學物品及刺激性氣味的刺激,例如工廠廢氣、油漆、樟腦丸、蚊香等,某些特別的食物及添加物或色素,冰冷的食物,藥物如aspirin等,甚至劇烈的情緒起伏變化,也都可能引發氣喘。
氣喘如何治療
氣喘目前尚無法根治,唯有和醫師密切的配合,均衡營養,充份的休息及睡眠,才能有效控制,提升生活品質。氣喘發作時,應按時服用支氣管擴張劑及抗發炎藥物,鼓勵多喝開水。注意氣候變化,避免溫差太大而引發氣喘。適度運動也可降低氣喘發作的頻率,不妨選擇游泳、散步等溫和的運動。如果可以找出過敏原,避免過敏原,也可減少氣喘發生的機會。另外製作氣喘日誌,確實記錄發作時間、次數、頻率等,可供醫師作為調藥之參考。
如何避免居家過敏原
- 以濕抹布或真空吸塵器打掃,避免使用掃把,以減少塵埃飛揚。
- 避免放置錦旗類,懸掛絲、節飾物及其它易堆積灰塵的東西,書籍應避免置於書架上。
- 使用可濾住過敏原的減敏吸塵機,或使用較多層材質的集塵袋,來降低過敏原的釋出。
- 多餘之衣物及絨毛玩具、毛織物品,應置於儲物櫃內。
- 以木板或瓷磚為地板,不要使用地毯。
- 以木製品或塑膠製品,代替填充式家具;或使用經過防螨效果處理的皮革或布製品家俱。
- 避免使用厚重窗簾布,以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若必需使用窗簾,請經常清洗。
- 避免使用絨毛毛毯及絲質床單。
- 每兩週以約55°C熱水清洗一次外罩寢具(指毯子、床單、枕巾、被單),避免使用厚重的及毛料毯子,將防螨被心裝入防螨被套內。
- 儘量避免在屋內噴灑殺蟲劑及芳香劑。
- 保持居家空氣流通,避免草木堆積,以防黴菌孳生。
- 潮濕與陰暗的地方(如地下室)應經常除濕,牆壁可使用抑制黴菌的漆料,來抑制其生長,更可便利儲存物品。
- 過敏患者應注意室內溫度及溼度的控制,保持室內溫度在25~27°C,溼度40~50%。
- 將暖氣出風口以過濾網蓋住,或者改用電暖氣。
- 室內空氣濾淨機能去除空氣中的過敏原,請選擇適合房間大小的機型,最好每小時能換氣6次。
- 使用冷氣機可避免高溫及潮濕,防止塵螨的大量繁殖。冷氣濾網請常清洗,可幫助空氣中過敏原的去除。在較潮濕處請使用除濕機。
- 理想溼度是40~50%,但勿過度使用除濕機而太乾燥。可使用一溼度計來監控。
- 過敏患者應避免飼養寵物,如貓、狗、小鳥等,因其皮屑及排泄物是重要的過敏原。
- 對花粉過敏者,應避免在居家四週種植易造成過敏之植物。在花粉散播之季節,應減少到郊外的時間。
- 浴室磁磚應經常刷洗,因為潮濕易造成黴菌及蟑螂之生長與繁殖。
- 過敏性鼻炎及氣喘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以緩和運動為佳,如游泳、慢跑、騎單車等。
- 過敏患者需配合過敏專科醫師診治,檢查出正確過敏原,並施以減敏或避敏治療,方能真正治本。
食物過敏
什麼是食物過敏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食物過敏有什麼症狀
醫師如何診斷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如何治療
兒童食物過敏的特性
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於某一特定食物,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免疫系統會對此種食物,產生一種特異型免疫球蛋白E,當此種特異型免疫球蛋白E與食物結合時,會誘發許多化學物質,造成皮膚紅腫、氣喘等過敏症狀。
而吃了某種食物以後,產生不適症狀,並不一定就是食物過敏;有些不適反應,其實是食物耐受異常。許多人會以為,食物過敏和食物耐受異常是一樣的意思,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食物耐受異常,並不會引發免疫反應,乳糖耐受異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乳糖耐受異常的人,由於腸胃道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酵素,所以吃了牛奶或乳製品後,可能會發生脹氣、腹痛、甚至腹瀉等腸胃不適的症狀;不過此症狀,可以因為長期漸進的食用牛奶及乳製品而獲得改善。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食物過敏,可以發生在任何食物上。某些嚴重食物過敏的人,甚至可能因為吃到1/2顆花生,或牛奶灑在皮膚上,就會造成過敏反應。根據國外研究顯示,90%的食物過敏反應,由牛奶、蛋、小麥、花生、醬油、堅果類、魚及甲殼類食物等引起,其中以花生、堅果類、魚、甲殼類所引發的過敏反應較為嚴重。
目前國內尚未對國人食物過敏進行大規模的臨床研究,所以國人食物過敏的流行病學,目前還不太清楚。
食物過敏有什麼症狀
食物過敏的症狀與發生時間,因人而異,可以在進食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90%的食物過敏症狀,在進食一小時之內發生。主要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癢,異位性皮膚炎,腸胃不適的症狀如腹瀉、嘔吐、腹痛等,嘴唇紅腫、癢,喉嚨腫脹,打噴嚏、流鼻水,呼吸困難,氣喘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而致死。
醫師如何診斷食物過敏
要找出食物過敏的來源,醫師必須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及追根究底、抽絲剝繭的功夫。詳細的病史,加上周詳的臨床檢查,對於診斷過敏食物種類,是不可省略的重要步驟。尤其是病史部份,患者必須要記錄自己進食的種類,症狀發生的時間,症狀的部位,以及緩解的情形等等,作為幫助診斷的依據。
臨床檢查,包括了皮膚敏感試驗,酵素免疫分析,過敏原吸附檢查等,來幫忙篩檢出食物過敏的種類。
皮膚敏感試驗,是最簡便且迅速的方法。它是利用低濃度、低劑量的各類過敏原注射在皮下組織,等候約20分鐘後,由醫師來判讀。如果皮膚出現了紅腫及癢的現象,即可能有過敏的情形。皮膚敏感試驗的安全性很高,但在執行皮膚敏感試驗時,仍須有醫師在旁,以防某些患者突發嚴重的過敏症狀。
酵素免疫分析,及過敏原吸附檢查,則是利用抽血方法找出過敏原種類。
食物過敏如何治療
目前對於食物過敏,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以預防。一旦食物過敏原被診斷出來,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嚴格避免食用過敏食物。過敏食物中的成份,也應避免摻混入其他食物中被食用。
藥物治療,對食物過敏僅能控制,緩解發生的症狀,無法預防過敏現象發生。
兒童食物過敏的特性
兒童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因此,避免喝牛奶及食用乳製品,是唯一的預防方法。國外現有減敏牛奶,可以減少牛奶過敏現象發生。
約5%兒童有食物過敏的情形,而這種過敏的現象,會隨著他們的成長漸漸緩解消失;但是花生及堅果類的過敏反應,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改善。另外,患有氣喘的孩童,若發生食物過敏,較易有嚴重的過敏反應。
減敏治療
什麼是減敏治療
什麼人適合作減敏治療
減敏治療的方法
什麼是減敏治療
減敏治療的原理,是將誘發過敏的物質,如花粉、塵螨、或動物的毛髮等,萃取出主要過敏原,稀釋成極微小的劑量,以逐次增加的方式,規則地將過敏原經皮下注射打入體內。經過一段時間後,身體會產生保護性的免疫球蛋白G4,且易致敏的Th2淋巴球會逐漸被Th1細胞所取代,身體對過敏原的反應強度,就會漸漸地降低,對過敏原的耐受性也會提高,而達到根本治療過敏性疾病的目的。
減敏疫苗的成份及種類,因人而異,必須由過敏專科醫師確定真正的過敏原後,再予處方配製。
什麼人適合作減敏治療
由免疫球蛋白E引發之過敏性疾病,且已找出過敏過敏原者,較適合作減敏治療。例如過敏性鼻炎患者,藥物治療或避敏均效果不彰,或不希望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者。過敏性氣喘病患,若病情已控制穩定,也可考慮。某些異位性皮膚炎也有幫助,減少發作的機會。
減敏治療對於慢性溼疹,慢性蕁痲疹之療效有限,是否要接受減敏治療,宜與過敏專科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減敏治療的方法
採用皮下注射過敏原的方式,每週一次,由低濃度(1:1000)小劑量(0.05ml)開始,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到維持劑量(1:1,0.5ml)為止。以維持劑量注射四次後,改為每兩週一次,再經過四次注射後,改為每三週一次,又四次後,改為每月一次。每月一次的注射,通常須持續2-3年完全無症狀後,再考慮停止注射,才不會再復發。
蕁麻疹
什麼是蕁麻疹
為什麼會產生蕁麻疹
蕁麻疹如何治療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是身體在接觸過敏原後,於皮膚上產生奇癢無比的丘疹,經過物理性刺激如搔、抓之後更明顯,甚至會融合成一整片。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又可分為慢性及急性蕁麻疹。發病時間超過六週以上,便稱為慢性蕁麻疹。
為什麼會產生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常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所引起,停止食用過敏原,再加上藥物治療,就能迅速復原。
慢性蕁麻疹,則往往病因不明,不僅惱人,而且難治療。根據英國Greaves醫師統計,將近20%的患者,甚至超過20年以上仍治不好。患者雖不至於因此危及生命,但往往因為長期皮膚的癢疹,使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最近發現,慢性蕁麻疹的患者,高達40-50%會對自體血清皮膚測驗呈陽性反應,而且可以在血清中,找到對抗免疫球蛋白E接受器的自體抗體,或抗免疫球蛋白E的自體抗體。這些自體抗體在沒有遇到過敏原的情況下,也可自行活化肥胖細胞(Mast cell),使其釋放出各種化學物質,引起如同過敏一般的蕁麻疹,可以說就是自己對自己過敏,難怪病程又長又難治。
蕁麻疹如何治療
急性蕁麻疹,通常在停止食用過敏原,加上抗組織胺治療,就能迅速緩解。而慢性蕁麻疹,投與免疫調節藥物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較之傳統的抗過敏藥,有更好的療效,可以解決病患久年的困擾。
另外有些患者的慢性蕁麻疹,是因為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修格連氏症候群等所引起,更需要從免疫方面著手治療。
民間常將慢性蕁痲疹誤以為是肝臟功能不好所引起,導致患者到處檢驗肝功能,或服用保肝丸而不得其解。其實,如果真的是「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還是要考慮自體過敏的問題,及早找過敏免疫專科醫師求治才是。
預防下一代產生過敏病
過敏性疾病是一種遺傳機會相當高的疾病,祖孫三代或兄弟姐妹皆為過敏病所苦的情形並不少見。常見的過敏病,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等,皆是常困擾現代人的疾病。根據統計,至少有20%的人為過敏性鼻炎所苦;而台北市學童罹患過敏性氣喘的比率,比十年前增加了十倍之多。除了都市化、西化的生活型態,大大增加過敏的機會以外,遺傳因素是決定是否會得到過敏的最大因素。
根據研究,如果雙親之一有過敏病,下一代有48%的機會會過敏;而如果雙親都有過敏的話,下一代發生過敏的機會便高達70%。以目前的醫學,雖然還不能透過基因治療或胎兒治療,來改變遺傳的事實,但是確實有一些方法可以儘量減少下一代再發生過敏。
最新的研究結果,建議家族中有過敏病史的準父母,應該採取以下方式,來儘量減少下一代過敏病的發生。
壹、注意嬰幼兒食物之攝取
(一)哺餵母乳至少4至6個月
- 因為人乳比起牛乳來,引起過敏的機會要少得多,而且人乳含有多種免疫球蛋白,可以強化幼兒的免疫系統。
- 如果準媽媽實在無法哺育母乳的話,至少要採用不含過敏原的水解配方奶,來哺育小寶寶,而不要用可能導致過敏的一般牛奶或黃豆配方奶。
- 小寶寶六個月大以前,不要餵食任何固體食物。
(二)小寶寶六個月大以後的食物攝取
- 六至十二個月大時,再開始餵小寶寶蔬菜、米、肉品及水果。
- 滿週歲以後,再開始餵小寶寶牛奶、小麥、玉米及黃豆製品。
- 兩週歲以後再開始餵食蛋及魚類。
- 非常容易導致過敏的花生,則最好在小寶寶三週歲,腸道上皮已經發育完全了,再開始餵小寶寶吃。
(三)台灣最多人過敏的蝦、蟹等甲殼類海鮮,最好也在三歲以後,再給小寶寶食用。
貳、居家環境之調適
(一)防螨
- 居家環境中塵螨的量愈多,幼兒發生塵螨過敏的機會便愈高;而減少塵螨的量,確實可以減少過敏的發生。
- 以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塵螨過敏為例,最好從小就開始防螨措施,使用防螨寢具來避開塵螨的接觸。
- 如果小寶寶與父母親同睡一床,爸爸媽媽的寢具,也必須作防螨措施。如果不使用市面上的防螨寢具,也可使用帶拉鍊的密封塑膠套,套住枕頭、床墊、及棉被,以隔絕塵螨與人體的接觸。
- 小寶寶房間中,不要使用地毯等易積灰塵的裝潢。
- 室內濕度宜保持在50%以下,以抑制塵螨之孳生。
(二)避免養小動物
- 如果家族中有人過敏,小寶寶出生以後,應避免接觸狗、貓、兔子、黃金鼠等毛絨絨的小動物。如果家中已經養了,儘量將牠養在室外。
(三)孕婦要戒煙及拒吸二手煙
- 懷孕中抽煙,會增加小寶寶氣喘的機會,所以懷孕中應戒煙及拒吸二手煙。
相關網路資源
線上醫學字典
中華民國免疫醫學會
美國風濕病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
歐洲風濕病醫學會(EULAR)